12月7—8日,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
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總結我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巨大成就,探索如何強化高校黨委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領導作用,如何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本報記者對思想政治工作領域的專家學者進行了采訪。
取得多方面顯著成效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全國高校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不斷推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從加強黨對高校的領導,立足辦什么樣的大學、怎樣辦大學的戰略高度,研究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形勢、存在的問題,深刻闡述了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就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靳諾表示,立足中國大地,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是一項重大的時代課題。解決和回答這一重大課題,必須堅持三個“不動搖”。一是始終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不動搖。二是始終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不動搖。三是堅持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辦學目標不動搖。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黨委書記鄧純東表示,當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成績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馬克思主義教學工作得到重視和加強,各高校都在重視建設好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程。二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的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得到加強。三是高校黨的建設得到加強。許多高校切實抓好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制度建設,高校黨組織的先進性、純潔性不斷增強,黨組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領導能力大為提高。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內涵日益凸顯。武漢大學黨委副書記駱郁廷告訴記者,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越來越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德、以文修身,力求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紅色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結合起來,涵育、滋養當代大學生,塑造其文化血脈和精神基因。在實踐過程中很好地把文化自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強結合起來,增強了大學生傳承創新中華優秀文化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把文藝創作、文化創新、文化傳播和文化育人結合起來,使大學生在積極參與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創作、傳播和建設活動中,實現文化共享和文化自育。
網絡育人工作有了新突破。駱郁廷提到,各高校在網絡空間創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態、新平臺和新格局,使網絡育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高校把線上線下、內網外網、固定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起來,把網絡價值引導、網絡信息傳播和網絡信息服務結合起來,把傳播網絡正能量與消解網絡負能量結合起來,把網絡監管和網絡自律結合起來,使網絡成為高校師生廣泛參與、密切互動、相互促進、發展共享的重要平臺,在高校立德樹人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駱郁廷說。
發揮好黨委領導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的提高,關鍵在于發揮好高校黨委的領導作用。
高校黨委要充分認識到思想政治工作的戰略性、基礎性、靈魂性作用,規劃、組織、實施好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統工程。鄧純東說,一是高校黨委要切實將思想政治工作這項關系國家前途命運的工作重視起來,統籌規劃、統御全局。二是高校黨委要善于將思想政治工作滲透到學校其他各項長期工作中,要圍繞培養青年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目標,提出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務并落到實處。三是以教育好高校教職工為突破點。高校所有教職工都是思想政治工作者,他們的政治立場、理想信念、理論政策水平,對于廣大青年學生的政治素質、道德品質影響很大,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具有標桿作用。高校黨委加強對思想政治工作的領導,必須把全校教職工首先教育好,確保這支隊伍的思想政治素質。
夯實制度基礎,綜合運用多種手段。湘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李佑新表示,高校要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強化二級單位黨委在宣傳思想工作上承擔的重要責任,建設一支忠于職守、業務精湛的宣傳思想工作骨干隊伍,齊抓共管,形成合力。華南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解麗霞表示,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隊伍建設上,應豐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專職隊伍、兼職隊伍、輔助隊伍的體系構建,培養選拔一批素質高、能力強、職業化的思想政治工作干部;在工作方式上,多途徑、多渠道拓展思政工作方式,建立立體化、復合型的工作體系。
創新高校黨委深入思想政治工作的實踐。解麗霞認為,切實落實黨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領導權,重在推動高校黨委對思想政治工作主體責任的深入化、精細化、行動化。高校黨委在對思想政治工作加強領導、強化管理的基礎上,應以“一崗雙責”的責任機制、走進學生社會實踐、深入師生教學科研等方式,把工作抓在手上、把想法落在實處、把實踐放在一線,做到不縮手、不松手、不放手。
加強針對性和實效性
作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對象,今天的大學生與以往相比,在學生構成、家庭結構、生活與學習環境、成長經歷等方面,都有了很多新的特點。面對新的大學生群體,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是一項富有挑戰性的任務。
關注大學生思想和心態,及時有效介入引導。駱郁廷表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從當代大學生的實際出發,準確把握他們的思想特點和心理特征。做到這一點并不容易,需要教育者沉下身去,了解當代大學生的語言習慣、生活情趣以及接受取向。這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出發點。還要堅持以問題為導向,注重了解師生普遍關注的重大思想問題、實踐問題、政策問題。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答疑解惑,幫助他們形成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和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有實效性,需要合適的話語方式。李佑新認為,首先是傳播要“真”,即要能夠準確傳播黨的聲音,做到不變聲、不丟音、不跑調。這就要求理論工作者一定要吃透黨的創新理論精神,把握創新理論重點,避免曲解和誤讀。其次是傳播要“實”,即能夠將黨的創新理論以接地氣的方式在當代大學生中進行宣傳教育。這就要求傳播的內容要實在,語言要實在,情感要實在,做好黨的創新理論的“翻譯家”。再次是傳播要“美”,即能夠將黨的創新理論以適合當代大學生審美趣味的生動形式進行宣傳教育。少一些抽象道理,多一些鮮活事例,注重將恢宏壯闊的“大道理”轉化為平實近人的“小故事”,使理論更加具體、生動。用講故事的方式講道理,把有意義的事講得有意思。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