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題模版七:毛中特+馬原(政經)——民生問題、收入分配、社會保障問題
一、是什么
基本概念(選擇與材料有關的部分表達):
按勞分配——在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前提下,我國實行按勞分配。
⑴堅持按勞分配的主體地位:是由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所決定的。⑵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的分配原則,是由社會主義公有制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決定的。
首先,公有制是實行按勞分配的所有制基礎。
其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生產力發展水平是實行按勞分配的物質基礎。
二、怎么講
⑴堅持按勞分配的主體地位體現在按勞分配是全社會分配領域中主體的分配原則,也體現在是公有制經濟內部主體的分配原則。
⑵只有堅持按勞分配的主體地位才能體現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才能實現共同富裕
⑶反對錯誤觀點:
①完全按勞分配,不需要按生產要素——按生產要素分配同按勞分配并不矛盾(因為存在著多種所有制),我們需要按生產要素分配發展經濟
②完全按生產要素分配,不需要按勞分配——不符合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違背了社會主義道路。
三、怎么干
⑴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低、調高、擴中、打非
⑵正確處理“先富”與“共富”的關系,反對兩極分化和平均主義。
⑶建立健全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5個統籌(在收入問題上屬于怎么干,在社會保障問題上屬于是什么。)
社會保障包括: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優撫安置和社會互助、商業保險與慈善事業等制度。
社會保障內容(三保一低):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失業保險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社會保障的原則:統籌經濟發展與社會建設、統籌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統籌城鎮社會保障和農村社會保障、統籌公平和效率、統籌政府作用與市場效率具體措施:
①體現了量力而行、循序漸進;
②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逐步擴大社會保障的覆蓋面;
③切實保障各方面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讓他們感受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
社會保障的功能:
①調節收入差距
②緩解各種社會矛盾
③穩定社會的基本功能,是經濟發展的安全網,是社會發展的穩定器,能為維護社會安定提供可靠的保證
④妥善協調各方面的利益關系,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和正義
社會保障可能的外延、橫向聯系的考點
①與分配制度相結合(先富與共富下的社會保障)
②與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結合
③與和諧社會的結合(公平正義)
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所需的制度保障
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④與科學發展觀的結合(以人為本)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正是體現了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這一本質和核心是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內容,是貫徹以人為本為核心的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⑤與改革中的穩定相結合
⑷解決就業問題的具體措施:(題目不要求,回答就不提)
培育?發展?鼓勵?落實?強化?建立?
①在產業結構調整中,培育新的就業增長點,
②發展第三產業,充分發揮中、小企業吸納就業的作用,
③鼓勵人們自謀職業和靈活就業;
④繼續全面落實再就業扶持政策,實施就業援助制度,增加就業和再就業資金投入,
⑤強化就業技能培訓和就業指導,
⑥逐步建立城鄉統籌、規范運行的勞動力市場,完善社會化的就業服務體系。
例題:
根據材料回答問題
(1)從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主要內容說明,為何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體現著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的本質和核心?
是什么:內容社會保障的原則
怎么說:社會保障的意義+科學發展觀
(2)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特征。從社會保障的基本功能說明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與實現公平正義之間的內在聯系。
和諧社會+社會保障的功能,基本功能體現了公平正義+具體措施
(1)此次個稅法修改過程如何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
是什么: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中國的政體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怎么說:立法和法律修改由人民代表大會投票表決;此次投票開始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利用互聯網廣泛征求意見,效果明顯,速度快,成本低,召開座談會,聽取各行業代表意見。
(2)結合此次個稅法的修改,分析當前我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趨向和合理調整收入分配格局的要求。
怎么說: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力度,緩和收入分配差距,處理好先富與共富的關系,實現共同富裕的趨向
怎么干:提低、調高、擴中、打非體現了合理調整收入分配格局的要求
(1)結合上述材料,分析說明為什么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經濟在保持高增長速度的同時,卻沒有帶來較高的就業增長速度。
怎么說:就業創業的環境不好:政策環境上管理的過死,缺乏足夠的引導、產業結構上第三產業發展緩慢;勞動者個人素質地下,政府在勞動力技能培訓上力度不夠大;市場信息不夠暢通,勞動力流動上機制不健全。
以前勞動是對于低端產業和初級勞動技能的要求,隨著科技不斷提高,服務業的發展、勞動力素質和政府的作用沒跟上。
(2)當前為了擴大就業,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你認為應該從哪些方面采取措施?
怎么干:①在產業結構調整中,培育新的就業增長點,
②發展第三產業,充分發揮中、小企業吸納就業的作用,
③鼓勵人們自謀職業和靈活就業;
④繼續全面落實再就業扶持政策,實施就業援助制度,增加就業和再就業資金投入,
⑤強化就業技能培訓和就業指導,
⑥逐步建立城鄉統籌、規范運行的勞動力市場,完善社會化的就業服務體系。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