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高校聯盟”創盟大會15日在廣東中山大學舉行。粵港澳三地共有26所高校入盟,將攜手打造“粵港澳一小時學術圈”,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協同創新方面展開更深層次合作。
粵港澳高校聯盟是由中山大學倡議,并聯同香港中文大學和澳門大學共同發起的非營利性大學合作聯盟。目前共有26所粵港澳高校入盟,包括10所廣東高校,9所香港高校,7所澳門高校。
中山大學校長羅俊說,粵港澳高校地緣相近、人緣相親、學緣相系,長期以來保持著深入密切的交流合作。成立粵港澳高校聯盟,希望通過粵港澳大學之間制度化的合作交流,進一步提升區內高校整體辦學水平。隨著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區內大學一小時可達,希望借助“粵港澳一小時學術圈”的便利條件,進一步提升區域高校合作的層次和水平。
與會的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表示,希望聯盟成立后在更廣泛的領域有更多合作;也希望借助聯盟能爭取更多的研究經費,爭取更多學生學習和就業的機會,爭取更大的研究基地。
與會的澳門大學校長趙偉說,澳門大學起步較晚,一直得到廣東和香港等大學的支持,希望聯盟不斷培養滿足三地、國家、世界要求的新型人才,還要讓他們具有民族情懷和民族自信。
為了把聯盟的下一步發展做實,羅俊建議,一是盡快研究確立聯盟內合作交流的體制機制;二是尋找好科研合作的突破口;三是加強聯盟內高校學生的交流互訪;四是實現聯盟內高校重大創新平臺的開放共享。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