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全國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會第27次學科論壇暨首屆“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學術研討會在南京大學舉行,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70多所全國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的近百位學者與會。開幕式由南京大學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明生主持。
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朱慶葆在致辭中說,南大一貫重視馬克思主義研究,先后涌現了一批知名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者,為各個時期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建設與政治宣傳做出了重要貢獻。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在教學與科研中取得了豐碩成果:2005年南京大學成為全國首批21個馬克思主義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單位之一,同時入選江蘇省一級重點學科;2013年,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獲得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唯一一篇“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并在2016年江蘇省示范馬克思主義學院評選中連續以排名第一的成績入選。南京大學黨委對于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與研究非常重視,專門出臺了《南京大學關于進一步加強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的實施意見》以進一步推動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教學改革、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理論研究和宣傳普及工作。
教育部高等學校社會科學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炳林就如何站穩馬克思主義立場、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回答意識形態領域重大問題等表達了看法。他說,馬克思主義理論在中國高等教育體系中占據極為重要的地位,如何用正確的觀念與思想引導學生、用科學的方法與手段培養學生,是每一位高校思政課老師都必需面臨的問題。馬克思主義學科教師,不僅承擔“教學”任務,更擔負“育人”之職。
全國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陳占安在發言中說,本次會議的相關議題既有理論性又有現實性,既有前瞻性又有針對性。全國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會自2008年成立,已連續舉辦過20多次學科論壇,對于推動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教學與研究發揮了重要作用。面對國際國內錯綜復雜的環境,如何更好的加強高校思政課教學、促進學科發展、引導和培養學生,需要不斷地進行深入研究和不斷探討。
江蘇省教育廳副廳長洪流表示,高校是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領域和前沿陣地。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教學和科研在高校意識形態工作中承擔著主陣地、主戰場的重要角色。在加強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方面,一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時代化和大眾化;二要堅持教學和科研的緊密結合;三要堅持與時俱進,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最新成果“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從而真正將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打造成當代大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的課程。
本次論壇由全國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會主辦,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南京大學學報》編輯部承辦。會議設立了三個分論壇,分別圍繞“中國革命的理論與實踐邏輯”、“新中國成立后的現代國家建設”、“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的教學方法”展開。全國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會副會長王樹蔭做大會總結發言,建議要建立唯物史觀、強化學科意識、把握重點難點,對于教材要堅持導向性,對于教師要發揮積極性等。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