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小學生睡眠少于9小時 過半家長青睞學區房
為了選一所更好的學校,許多家長舍近求遠,卻忽視了孩子最重要的一件事——睡覺。在第七屆新解放教育講壇上,一項調研結果顯示,為上一所好學校,52.17%的受訪家長表示再貴也要買學區房。專家表示,擇校的孩子睡眠往往不足,而睡眠時間少于9小時的小學生,在關于學習的所有維度上都會比睡眠充足的學生差。
52%受訪家長會買學區房
升學季究竟該如何選學校?市教委巡視員尹后慶表示,選擇學校的核心標準是——適合的就是最好的,要讓孩子在適合自己發展水平的家門口的好學校體驗成功。“在適合自己發展水平的學校成功,遠比在跟不上節奏的學校多得幾分更重要。”
在教育講壇上,還公布了一項講壇聯合市民信箱共同進行的“選個好學校”調研結果,調研顯示,有70%的家長“為孩子擇校的時候,第一考慮的要素是離家的遠近”。將近87%的家長表示,“擇校時學校的升學率是自己考慮的重要因素”。有52.17%的家長會為了孩子上學挑一所好學校,而購買學區房。家長擇校時最看重的因素,首先是學校的名氣,有76%的家長選擇,其次是教師的職稱,有40%的家長選擇。
作為一名研究兒童睡眠的專家,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兒童行為發育研究室主任江帆研究兒童睡眠長達18年。“我們對全國2萬多名小學生的睡眠時間進行了統計,并與瑞士進行了對比,結果發現,中國的孩子到了6歲以后睡眠時間迅速下降,且非生理性的睡眠時間下降達1小時。”江帆表示,6周歲是中國孩子的入學年齡,由于許多家長要擇校去更好但也是離家更遠的學校,因此這些孩子只能更早起床。“研究發現,小學生如果睡眠時間少于9小時,在注意力、學習自覺性、語文能力、數學能力等所有學習性維度上都會比睡眠充足的學生差,而男生更容易因為睡眠不足影響學習成績。”研究還發現,中學生每天少睡2小時不會覺得困,但是他的反應會變慢,這也導致了學生在處理簡單任務時,容易犯錯,出現粗心的情況。
每周作業量不宜超11小時
上海市特級校長、靜安區教育學院附屬學校校長張人利也指出,家長關注教育不應只看成績,還應關注與孩子發展有關的其他方面,“沒有睡覺就沒有健康,孩子的睡眠是最重要的。”張人利說,現在許多家長過于看重孩子的成績,拼命給孩子做作業,其實應該科學地對待作業。“15歲的孩子每周的作業量應該是11個小時,在11小時以內,作業越多,成績越好。但是超過11個小時,就會出現‘高原現象’,即做得時間越長,效果越差。”
張人利建議,家長在擇校時,要搞清楚學業成績和學業成績變化之間的關系。“去一所學業成績本身很好的學校,不意味著你的孩子也會很好,但是如果去一所學校的成績總體在提高的學校,你孩子的學業成績也會隨著學校的提高而提高。所以對家長來說,你期望的是進步,還是到人家那里去墊底呢?”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