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創業 托底安置
9月14日,山西青年創業孵化基地被正式命名為省級示范基地,入駐小微企業將在融資、場地等多方面享受優惠。到今年年底,類似創業孵化基地全省將達100個。
今年以來,圍繞保就業促發展主線,我省采取積極措施,通過政策保障、鼓勵創業、加強培訓、實施專項計劃、公益崗位托底安置等,為實現擴大就業與經濟發展的良性互動奠定了堅實基礎。省人社廳數字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省城鎮新增就業26.75萬人,完成全年任務的66.9%。
促進就業,先要穩定現有崗位。為幫助困難企業渡過難關,今年7月,我省下發通知:暫時無力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困難企業,可申請緩繳下半年社會保險費,緩繳期限為1年。
鼓勵創業是擴大就業最積極、最有效、最主要的途徑。今年以來,我省相繼出臺了加強創業孵化基地建設、扶持創辦微型企業等具體辦法,在原有政策基礎上,新增了創業項目、園區場地建設補助等財政補貼項目。省人社廳介紹,今年實施的“3萬人創業扶持計劃”,將實現帶動就業10萬人以上的目標。
此外,我省還針對高校畢業生、農村富余勞動力、零就業家庭、“4050”下崗失業人員等特殊群體制定了專項計劃和幫扶措施。對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我省實行了實名制,主動跟蹤服務。同時,不僅為高校畢業生制定了大學生創業、“三支一扶”、基層項目等專項計劃,還利用公共就業服務平臺開展了 “民營企業招聘周”“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等專項活動。
為促進農村富余勞動力的轉移就業,我省在中職教育免費全覆蓋的基礎上,將未繼續升學的農村青年全部納入勞動預備制培訓,不僅學費全免,通過初次職業技能鑒定并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的學員,還將獲得一次性職業技能鑒定補貼。
“零就業”家庭成員、“4050”失業人員、長期失業人員等,往往缺乏技能,年齡偏大,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弱勢地位。我省目前已建立了就業困難人員申報登記、受理認定、臺賬和跟蹤服務制度,形成就業困難人員“出現一人、認定一人、幫扶一人”的援助長效機制。近年來,已幫助20.8萬名就業困難人員就業。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