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3日電 據美國《僑報》報道,美國駐中國大使洪培博近日撰文稱,美國高等院校仍在吸引著全球各地出類拔萃的學生,其中沒有一個國家的學生比中國學生更多的了。美國的學校不僅給予中國年輕人以機會,還可以說明美國與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如何促進互相理解、鼓勵合作、加強協作的關系。《華爾街日報》2日報道,國際教育協會編纂的《學生流動門戶開放報告》顯示,美國高校是中國有志赴海外留學學生的首選目的地。盡管2009至2010學年,美國各大專院校國際學生總量只增長了3%,但這是由中國學生增長30%帶動的。這對美國教育體系和經濟來說都是好消息,對于中美雙邊關系的未來也是好消息。
洪培博指出,目前中國在美國學生將近12.8萬人,已超過印度成為美國最大的外國學生來源地。上述報告證實了在中國工作的美國官員長期以來的想法:中國學生及其父母仍然認為美國是那些理想遠大的學生的學習之地,并認為美國學校足夠大,也足夠好。
洪培博表示,美國應該為自己的教育體系對全球學生的吸引力感到自豪。在美國學習的外國學生不僅獲得美國學位,還學習美國的價值體系和核心信念,發現民族的多元性,以及促進良好監管的透明度和開放性。當外國學生畢業后返回他們的祖國時,就會把這些價值帶回到當地政府、學校和企業。
他說,中國開始改革開放以來,已有超過100萬的中國人來美學習,促進了中美兩國的經濟發展。這為美國創造了就業和經濟機會。根據商務部數據,2009至2010年,國際學生為美國經濟注入了199億美元。其中18.5%的外國學生來自中國,因此中國學生在美國支出了數十億美元,幫助促進了全美多個地方經濟的復蘇。
洪培博指出,美中之間的交往是雙向的,在美國歡迎中國在美學生數量持續增加之際,增加在華學習的美國學生數量也同樣重要。為了使美國在經濟上具有競爭力并應對全球挑戰,美國需要培養了解中國語言、歷史、文化以及科技進步的新一代美國人。隨著更多人了解彼此的文化和語言,美中雙方更容易解決分歧,并為復雜的全球問題找到解決方案。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