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創辦一家科技型企業,但苦于沒有技術,如果花2萬元就能用華為的現成專利進行應用轉化,你的創業之路是不是更明朗了?
翻一翻中小板,你看到中國科技創新型企業5年來的優異表現了,你想投資卻沒有專業知識,如果有個指數指明科技投資的方向,提供“傻瓜型”的基金投資,你的資產保值增值之路是不是簡單多了?
這些將不再是設想,已經以新型金融產品形式由深圳聯合產權交易所昨日成立的新產業技術產權交易所(以下簡稱“新產業交易所”)推出。
深圳聯合產權交易所研究顯示,中國A股上市公司智能資產價值的平均水平在過去5年增長了174%,中國經濟發展將進入投資效益向創新效益轉變的關鍵階段,這其中既有資本的增值機遇,也有散戶的投資機會,該所應時推出“專利技術支持計劃”“專利憑證化交易”“中國智能指數”等金融產品,幫助資本大鱷、小股民通過高效、便捷的柜臺交易、憑證交易和指數投資在產業升級帶來的價值收益中分一杯羹。
低成本專利轉化扶持中小企業
深圳的大型科技創新企業華為、中興都是從中小企業發展起來的。當前由于信貸資金收緊、研發費用攀升,深圳不少中小科技創新企業在技術改造與升級過程中都面對更大的困難和風險。對此,本次新產業交易所推出了“專利技術支持中小企業發展行動計劃”。
據介紹,“專利技術支持中小企業發展行動計劃”旨在充分發揮科技型龍頭企業的技術領先優勢和新產業交易所在科技金融方面的專業服務優勢,為中小科技型企業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技術轉讓和升級支持。目前,華為成為首家加入計劃的科技型龍頭企業。
“按照新產業交易所與華為的這項扶持計劃要求,我們計劃在三年內培育100家國家級的高新技術企業。”深圳聯交所專業人士說,入選華為提供這項支持計劃的企業首期僅需支付2萬元的技術轉讓費用,便可使用華為享有專利的技術進行轉化應用。
“這大大降低了中小企業的專利使用門檻和獨立進行技術投資的風險,剩余的18萬元專利費用可等企業完成轉化應用并成功申請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后再支付,如果申請不成功則無需繳納余款。”該專業人士說,新產業交易所正在積極吸引其他科技龍頭企業加入該計劃,提供更豐富的專利轉讓選擇。
技術憑證化讓風投與技術更親密
技術創新淘汰快速,如何讓資本更快地與技術結合,實現產學研的迅速對接,高效建立技術、投資、產品、資金、再創新的循環增殖系統,這是“日日思君不見君”的風投與專利擁有者亟待解決的問題。
“新產業交易所此次推出了專利技術標準化份額交易的金融創新理念,其構想就是事先將專利技術的使用權進行標準化處理,并創設相應的單位授權權益憑證,然后在技術產權交易市場公開交易。”上述專業人士稱。
簡單講就是將專利技術的使用權憑證化,類似于資產的股票化,區別就是前者僅有使用權,而股票是一種所有權。“專利技術憑證會由賣方規定使用的條款,買房可以利用該技術建立生產企業,也可以不從事生產,僅轉讓憑證以獲得交易價差。”
如此可見,該項創新將增加技術市場的透明度,如超市選貨購物般拉近風投與專利技術的距離,提高技術產業化的轉化效率。
“這是借鑒芝加哥知識產權交易所已有產品運作經驗創新提出的金融產品,利于風險資本、創業資本與專利技術的高效對接,我們很快便會正式推出。”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