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工信部發布通知,要求各省區市主管部門開展中小企業融資情況調查,15日之前,將調查報告報送到工信部。此次調查,涉及中小企業資金缺口、民間借貸實際利率、因資金鏈斷裂而倒閉的中小企業戶數等16項內容。
與此同時,中小企業困境已引起全國工商聯的高度關注,之前他們耗時2個多月對廣東、、等16個省進行系統調研。結果發現,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型、微型企業的狀況,可能比2008年金融危機時更為艱難。據悉,這份調研報告將遞交給國務院。
事實上,在成本上升等壓力下,如今、廣東、等地,一些中小企業已出現半停工、停工狀態。
要素制約
回到溫州辦公室,吳強一臉郁悶。就在頭天(10日),他在上海為公司員工去美國參展辦理簽證,結果4個人中有3個人被拒簽。吳強說,一個人去參展能干什么,眼看著十幾萬元攤位費就要打水漂,“今年難做,不僅我們做的日子難過,那些生產企業更是虧本經營。”
吳強說,清明節后,、廣東、等地中小企業,不斷出現半停工、停工狀態。“我現在都不敢接大單,擔心企業缺電、缺工,生產不了那么多產品。另外,至今人民幣對美元還在升值,使得原本就很微薄的利潤再次被壓縮。”“成本大幅上升,今年是中小企業最艱苦的一年,比金融風暴時還要苦。”一位溫州制鞋家族小企業負責人李老板說,去年底以來,一噸鞋底材料漲了三四千元,相當于一雙鞋子漲了3元;膠水已經漲了一倍;工資漲了20%,還請不到工人;再加上拉閘限電,中小企業想不死都難。
溫州市經貿委監測顯示,今年前3個月,該市眼鏡、打火機、制筆、鎖具等35家出口導向型企業銷售產值同比下降7%,利潤同比下降30%左右。同時,這些企業訂單金額出現減少趨勢,單筆訂單平均金額比上年同期下降的占16.7%.這些企業中虧損的占1/4多,僅三成企業利潤保持增長。行業平均利潤率為3.1%,利潤率超過5%的企業不到10家。
另外,之前中小企業介入很深的船舶制造業,也出現罕見的冰凍期。溫州市經貿委監測,今年前3個月,該市19家造船企業產值同比下降4.2%,虧損企業虧損額達2800多萬元,同比增虧近800萬元。值得關注的是,目前造船業產能只發揮三成左右,訂單金額同比下降2%,一半左右的企業沒有訂單。
“比2008年還要艱難。”省中小企業局辦公室主任蔡章生認為。
省民營企業協會秘書長楊擁軍透露,之前有關企業協會負責人座談,一致認為市場需求還是好的,但鑒于成本上漲,企業利潤已經很薄很薄,企業“做大還不如做小”.省中小企業局發展規劃指導處處長應云進說,目前中小企業困境主要受要素制約影響。
應云進說:“與2008年金融危機時外需銳減、訂單減少完全不同,這次中小企業訂單很多,但面臨缺電、缺工等要素制約,成本上升致使利潤下降。”
“大家都在撐。”吳強說,不論內銷外單,訂單明顯短缺,工廠普遍處于半開工虧損狀態,即使開工充分也無多少利潤。
資金鏈斷裂
最近,不小中小企業資金鏈斷裂,引起吳強的極大關心。
在樂清,以電線、電纜、電器為主業的三旗集團,因資金鏈斷裂瀕臨破產。之前兩年,該集團資產遍及、秦皇島、廣東、、上海等地,其中在太倉還購置了近800畝的土地。吳強說,三旗集團在房地產領域擴展太快,現在難以為繼。另外,一家溫州知名連鎖企業,因法人代表無力償還幾百萬元高利貸,而被迫關閉。
在北方內蒙古包頭,富豪惠龍集團董事長金利斌,因深陷巨額債務自焚身亡。民間傳言,該集團民間高額利息融資共達12.37億元,其中借貸10萬元以下的債權人每月2分利,借貸10萬元以上的債權人每月3分利。另外,還有一些商業銀行、農信社、典當行、擔保公司等多家機構牽涉其中。
“主要還是資金問題。”應云進說,長期以來,中小企業習慣在寬松的貨幣政策下生存發展,所以每次宏觀調控伴隨銀根緊縮,總有一些企業在一夜間猝死。“資金管理,是中小企業最薄弱的。一旦信貸緊縮,他們的融資問題就會暴露出來。”
事實上,中小企業資金壓力,已經引起工信部的高度關注。一份來自工信部的中小企業簡報稱,2010年,中小企業平均庫存周轉率比上年下降4.6%,應收賬款周轉率比上年下降12.1%;平均應收賬款周轉周期達到99天(2009年為91天),平均存貨周轉周期達到126天(2009年為124天),兩者之和達到225天,表明中小企業周轉性資金繼續吃緊。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