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過了元宵節,老員工才回來5位,新員工還未招到一個,工廠兩條生產線至今無法開啟,上個月客戶下的訂單無法完成幾成定局。這讓溫州新橋一眼鏡生產企業負責人小柯憂心忡忡。
“沒辦法,只能加工資。”小柯說,在去年工人工資同比上漲15%的基礎上,預計今年還要同比上漲20%左右。
小柯說,像眼鏡這類勞動密集型的溫州企業,原本利潤就比較低,今年人工成本大幅上漲已危及大部分企業的生存底線。“我周邊的一些企業,忍受不了工資等成本上升壓力,去年開始就已經停產、減產,預計今年這種情況會更加嚴重。”
1個工人10個企業搶
溫州新橋高翔等周邊工業區里集中著大量的眼鏡、服裝、鞋革、電子等生產配套企業。每個企業門口幾乎都掛著招聘廣告。
小柯的企業到元宵節前還未有一個工人上門咨詢,這在往年極為少見。為招到工人,小柯在當地報紙上做了廣告,但沒有一個人打電話過來詢問。無奈之下,小柯準備去參加一些在工業區舉行的招聘會,但他對此并不抱太大的希望,聽說來那里的企業招聘人數,已經遠遠大于前來應聘的工人。
“工人來得一年比一年少,一年比一年晚”,小柯說,去年正月初五初六,工業區大街上就能看到一些工人,但今年到了初八初九還比較冷清。
小柯說,他的眼鏡企業有兩條生產線,需要五六十位工人。今年元宵節前,老員工只回來了5位,新員工還沒有招到。而去年元宵節時,他的企業老員工已回來十五六個,新招進的員工也有五六個,能勉強運行一條生產線。
為招到工人,溫州企業使盡渾身解數。小柯說,他的企業在想方設法招聘和留住夫妻工,因為他們生活、工作比較穩定成熟,并為此預留了十七八間夫妻房。在情人節前夕,溫州吉爾達鞋業特意亮出了招聘“情侶員工”的招牌,吸引了情侶前來求職。
溫州奧康鞋業在為員工春節返廠車費補貼、春節留廠人員生活補貼的基礎上,今年還準備了總額為18萬元的春節返廠人員賀歲紅包,按50-1000元面值不等的現金禮券,通過抽獎方式發給第一天上班的員工。不僅有紅包拿,開工后的前三天員工還可領到3倍的工資。同時,工廠還完善住房補貼制度、建立“紅娘俱樂部”等。
即便如此,多數溫州企業還是反映招工嚴重不足。
“普工缺口最大。”小柯說。截至2月20日,一家溫州職業介紹中心已登記的招工單有656個,涉及普工、學徒工、服務員、保安員、電焊工等341個工種,總需求9418人,缺口8783個,其中用工需求最大的普工近3000人。
小柯說,上世紀九十年代溫州1個崗位有10個人搶,如今是1個工人10個企業搶,工人根本不用擔心找不到工作。
近七成企業缺工
溫州市職業介紹指導服務中心副書記王鷗翔說,2001年前來該中心登記求職的務工人員達到51萬多人,但到了2009年這個數字已經驟減到18萬左右,2010年務工人員則只有12萬左右,預計2011年還將繼續減少。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