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東城昨公布20年區域總體發展規劃 拓展中軸線、崇雍大街地下空間———
本報訊 昨天上午,東城區首次對外公布2011至2030年區域總體發展戰略規劃,在十六區縣中率先繪出20年發展藍圖。記者注意到,東城區發展規劃中提出將保護歷史文化名城與關注民生相結合,目標在2030年將常住人口控制在65萬人,平均每年疏散人口超過1萬人。
■保護歷史文化遺存
中軸線標志建筑將恢復
按照規劃,東城未來將重點保護傳統中軸線區域的歷史空間形態和傳統風貌特征,恢復中軸線上標志性建筑,加強鐘鼓樓、皇城、前門、天壇、永定門等節點的保護,集中打造“歷史文化傳承發展軸”。在此基礎上,還將保護明清北京城“凸”字形城廓和宮城、皇城、內城、外城四重城廓,恢復玉河、前三門護城河等水系,創建濱水生態化景觀。
以故宮、皇城、傳統中軸線為中心,未來東城將組織編制分區域建筑高度、體量、形態及色彩控制規劃,保護舊城平緩開闊的傳統空間尺度和形態特征。
■新東城構筑
“一軸兩帶五區”
記者注意到,新東城在規劃中提出將構筑“一軸兩帶五區”新空間格局,以促進區域整體功能最優和整體效能最大化。兩區合并后,新東城新規劃將東二環商務區南延、王府井與祈年大街連接,打造新的“兩帶高端服務商業帶”。
據介紹,“一軸”包括北京傳統中軸線及其周邊輻射帶動區域,北起鐘鼓樓,南至永定門。 “兩帶”指王府井商業發展帶和東二環高端服務業發展帶,東城將加強地下空間開發,促進王府井大街、祈年大街、金寶街 (論壇 新聞)、銀街和崇外大街互動發展。東二環高端服務業發展帶將完成北京站地區的改造,二環南延與龍潭產業園結合,并將北京站打造成為連通南北商務發展的樞紐節點。
此外,東城還將加快發展“五區”,即和平里商務新區、雍和文化創意集聚區、前門歷史文化展示區、龍潭湖體育產業園區、永外現代商貿區。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