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海大學生年度人物凸顯時代特點 代表性強
3月4日,在第51個“學雷鋒活動日”,也是第15個中國青年志愿者服務日到來之際,2013上海大學生年度人物表彰暨上海高校志愿服務育人聯盟成立大會在華東理工大學舉行。
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副書記、市教委副主任高德毅,共青團上海市委副書記楊元飛,華東理工大學黨委書記楊賢金等領導出席會議,上海各高校學(研)工部部長、文明辦主任、校團委書記、2013上海大學生年度人物及提名獎獲得者,以及來自各高校的大學生代表等共計300余人參加會議。
會上,復旦大學仰志斌等10人榮獲2013上海大學生年度人物,上海交通大學黃冬昕等10人榮獲2013上海大學生年度人物提名獎。
據悉,2013年上海大學生年度人物評選呈現出如下兩個特點:
一是,參與面廣,評選過程力求公平公正。為貫徹落實國家和上海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以及全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談會精神,積極培育、深入挖掘和大力宣傳大學生先進典型,集中展現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風貌,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上海大學生年度人物”評選活動由市委宣傳部、市教衛黨委、市教委、團市委共同指導,上海市教育報刊總社主辦。
上海大學生年度人物評選活動自2011年開始已連續舉辦四屆。評選活動以其廣泛的參與面、公平公正的評選過程,受到越來越多的高校師生的關注與參與。
2013上海大學生年度人物評選自今年1月啟動。共收到來自42所高校申報大學生年度人物與大學生建功立業單項獎的68份材料。組委會組成初評委從68份材料中推薦出20位候選人,然而通過網絡投票、學校投票以及專家評選,選出10位大學生年度人物、十位大學生年度人物提名獎。組委會對評選出的候選人在東方教育時報、易班網刊登了大學生年度人物與建功立業單項獎事跡介紹,廣泛宣傳,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在此基礎上,組委會組織專家對候選人進行了終評。終評本著權威、公平、公正的原則,綜合各方面的意見,確保選出來的大學生年度人物能夠真正體現時代特色和上海大學生風采。
二是代表性強,年度人物凸顯時代特點。據組委會介紹,當選2013上海大學生年度人物的時代特點較為突出,有積極投身專業學習的佼佼者,有自強不息,積極進取的優秀生,更有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積極投身社會公益的校園明星,更有見義勇為、傳遞正能量的時代楷模,他們身上集中體現了當代大學生群體積極、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集中體現了當代大學生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自覺追求,集中體現了當代大學生把“個人夢”融入“中國夢”、以“青春夢”托起“中國夢”的強大青春能量,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了雷鋒精神中的愛國愛黨的“磚頭精神”、愛崗敬業的“螺絲釘精神”、為民服務的“孺子牛”精神和公而忘私的“一滴水精神”。他們中有:
復旦大學博士研究生仰志斌致力于科研,已發表SCI學術論文42篇(總影響因子達436),其中以第一作者在化學領域國際權威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發表3篇,在材料領域國際權威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發表2篇;申請中國發明專利14項,其中6項專利已獲授權。2013年12月,在33位世界材料研究學會年度優秀博士生獎獲得者中,仰志斌成為唯一一位亞洲獲獎者。
華東理工大學學生陳敏媛每個雙休日,在其他同學休息娛樂的時候,她卻選擇從奉賢長途跋涉去到不同的地方做志愿者,用行動踐行“用生命影響生命”的專業理念。她利用課余時間服務流動青少年、農民工子弟、臨終患者和地震災區同胞,志愿服務時間超過了600小時。
上海外國語大學學生王思杰是一名白化病患者,被稱為“月亮的孩子”。她克服低視力的障礙,學習成績優異,大二學年平均績點為4.0,專四考試為全年級第一,是國際教育學院2011級學生中第一個國家獎學金獲得者,還曾獲“我與外教”全國征文大賽優秀獎。
上海交通大學學生黃冬昕,以50元游15省市,沿途兩年多以來,先后為農村留守兒童募捐了五千余冊圖書、價值數萬元的文具用品、2000多公斤的物資和各類生活用品,直接受益者上萬人次。
東華大學學生曹飛飛不僅是“科創競賽達人”,獲各級科創競賽獎勵近十項,還是中華骨髓庫志愿者,造血干細胞捐獻者。他積極幫助身邊同學成長成才,被大家親切稱為“曹老師”。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