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地毯沒有,鮮花沒有,場地也不租、晚會表演也取消了。”
建校60周年本是“大慶”之機,但日前上海理工大學附屬小學的校慶活動,就在操場上舉辦。由曾經一磚一瓦參與學校創建的老教師代表,給青年教師和學生們講述艱苦創業的歷程;演出由師生“擔綱”,擊劍隊小將一展身手引來叫好陣陣。
無論是老校友,還是特邀的嘉賓,都與孩子們一道,搬凳子坐在操場上看校慶。形式簡樸但氣氛熱烈,校長丁利民很坦然:“校慶是回顧辦學歷史、梳理辦學思路、凝聚師生力量的一項不可或缺的文化活動。我們更看重師生共同的精彩體驗。簡辦校慶,開支節省了2/3。”
八項規定出臺一年來,勤儉之風在大中小學校普遍得到貫徹。在學校采訪時,“校慶簡樸了”成為記者最深切感受。
上大附中日前迎來校慶10周年。這所上海 “最年輕”的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培養了頭腦奧林匹克世界亞軍、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一等獎、上海高考作文狀元等優秀學生,社團活動、科技創新等特色可圈可點。然而,第一個10年的校慶活動卻十分低調:拉橫幅、放氣球等一概取消,連“校慶”名稱都改成了“教育成果展示”——把展示的平臺還給學生。
上外附中正在籌備50周年校慶,“重頭戲”不是豪華慶典,而是主辦全國中學生模擬聯合國大會,為本校學生、全國外語特色高中學生創造交流機會。
簡辦校慶,省下的經費用在了哪里?上理工附小校慶節省下的錢,孩子們切身感受到了:各樓面的廁所里多了一個漂亮的紙巾盒,小朋友再不用擔心急匆匆忘記帶紙的尷尬。洗手池臺面多了一瓶洗手液,吃飯前再不用擔心小手洗不干凈。
上海電機學院10月迎來建校60周年,取消了原定的煙火表演,降低接待標準,省下150萬元經費——100萬元捐給學校為都江堰設立的勵志獎學金,50萬元在學校對口支援的新疆喀什市設立補助當地困難學生的基金。
不圖虛名,謀辦學之實——不少學校節省下來的校慶經費,用于教科研,著力于學校內涵發展。上大附中校長盧廣華說,校慶省下幾十萬元,一部分用于校本教材研發,《趣味化學》、《計算機單片機》、《頭腦奧林匹克》,本校教師開發的20多套校本教材成形;另外一部分用于學生社團,無線電定向越野裝備升級、航模和機器人裝備改善,21個社團有了自己的工作室;還有一部分用于組織創新素養研討、課程教學展示。
上海財政去年對教育投入達到700億元,許多人在感嘆教育“富起來了”的同時,擔心教育經費浪費或使用不當。如今,簡辦校慶、簡化教師節慶典,把寶貴的資金用于教科研,用于內涵發展,人們對教育的明天充滿希望。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