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近日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意見》要求,健全招生管理工作規定,規范學校招生行為,進一步明確招生范圍、招生規模等基本要求,嚴禁違規跨區域和擅自提前招生,防止惡性競爭,維護正常的招生秩序。(2016年9月20日中國新聞網)
教育改革再次傳來好消息,為了打造教育公平公正性,教育部出臺新文件進一步規范高中招生秩序,對于相關學校提前招生和跨區域招生的行為從制度上進行叫停。新制度出臺體現了教育部門的責任,同時為教育改革向良性方向發展提供了很大的保障。
今天教育部所做的高中招生改革完全可以實現教育的公平公正嗎?事實上僅僅控制相關的學校提前招生和跨區域招生根本是做不到的,為什么會出現提前招生的跨區域招生現象呢?這主要是地方政府部門對于教育存在著很大的功利性,尤其是都想在教育工作中做出大文章來,這大文章如何體現出來呢?那就是希望當地在高考工作中有更多的優秀學生脫穎而出,有更多的高考狀元成為時代熱點,正是這樣,他們才將責任交付給某些師資力量很強的學校身上,這相關學校提前招生和跨區域招生的事件就出現了。
還有就是師資力量學校與學校存在著很大的不同,在廣大百姓的觀念上就將高中學校分為三六九等,教育部門在學校管理工作中也是存在著等級制度的觀念,于是很多學生家長想方設法無論是通過人情還是財力等關系將自己的子女送入到他們覺得較好的學校。正是從地方政府到普通百姓對于高中教育的學校從管理到認識都存在著誤區,要想讓高中教育實現公平根本是不可能的,即使是今天教育部出臺新規定,也很難在落實中將教育公平公正性這一責任給體現出來。
再者就是對于新制度的出臺,百姓更想知道,這禁止跨區招生,其區域范圍是指哪里呢?是縣與縣之間,還是市區市之間,或者是跨省呢?這一概念應該清楚。再者就是在未來,教育部對于基層高中在師資方面會做什么樣的文章呢?讓基層高中學校的師資力量能夠上去,能夠讓教學環境得以改善,讓教學質量能夠得到提升,只有在相關問題上,教育部做得文章讓百姓有更多的自信心了,這教育改革才會讓百姓認可。
當然了,教育改革不是一天就能夠做到的,尤其是對于教育公平公正性的打造,并非是短時間就能夠體現出來的,需要教育部的制度在發力的同時,更需要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門能夠打破教育的功利意識,在落實相關制度不打折扣的同時,更能夠做到對那些教育力量薄弱的學校師資力量加大投入,通過提升學校的教學能力的方式,留住更多的學生,留住更多的教師,這才能夠體現教育改革的時代內涵,這教育改革所做的文章其目的達到才會指日可待,否則,僅憑教育部在改革工作中發力,地方教育部門仍舊聽之任之,這樣的改革只能是空架子,依舊不能改變跨區域招和提前招生行為。
作者:苗鳳軍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