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高考改革的方向已基本確立,從2018年起,秋季入學的普通高中一年級學生,將實行新的學考制度。高考分數不再是高考錄取的唯一標準,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將成為高校錄取考生的重要參考。那么,學生的綜合素養評價應該評什么、如何評,怎樣保證可信可用?南都記者了解到,深圳從2014年起就出臺了提升學生“八大素養”的指導意見,一些高中更早前建立了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系統,在對學生的評價體系建設上已經有了一些探索的經驗。
日前,廣東省教育廳印發了《關于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實施辦法》和《關于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除了正式確立了高考統一考試科目從6科減少到3科(語數外)的新方向外,另一個重要的變化是,綜合素質評價將作為學生畢業和升學的重要參考。省教育廳將研發和建立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管理系統,學校要為每個學生建立綜合素質評價檔案(含電子檔案)。
哪些內容會記錄在學生的綜合素質檔案里?《實施辦法》規定,反映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情況都會記錄在內,包括學生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五個方面,特別是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情況。
評什么?
學業品德身心興趣實踐都有
但對于這五個方面,應該怎樣評,如何與高校招生掛鉤,在錄取時起到多大的參考作用,目前仍未有具體方案出臺。不過,深圳一些學校在早些年已經建立了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系統,建立學生電子檔案,有了一些比較。
深圳中學在2014年推出了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系統,通過報告單、人生規劃、成長經歷、師友印象、代表作品五個方面記錄學生成長歷程,涵蓋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學業水平、思想品德、社會實踐。為了給學生的素養提升提供支持,該校還開設深中文憑課程,供學生選修。與學生綜合素養評價方案相對應,深圳中學向表現突出的深中學生頒發“深中文憑”和“深中榮譽文憑”。
深中有關老師介紹,人生規劃是學生寄語對自我的認識和對人生的憧憬;成長經歷包括獎懲記錄和學生藝術愛好、自學經歷等記錄,所有記錄、查詢、評價,學生可以在手機上就可以完成。
另一所高中深圳第二實驗學校,在2011年就引進了成長教育系統,利用網絡平臺適時記錄學生成長歷程,在對學生的評價上注重過程、注重成長、注重多元發展。2013年6月,該校開始創建基于網絡平臺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于2014年1月在初一和高一試點運行。
該校相關負責人繆育群介紹,相對于過去比較單一的評價標準,該校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系統,分學生品德發展水平、學業發展水平、身心發展水平、興趣特長養成4個維度,記錄多方面的數據,交互匯聚成每個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采用雷達圖的方式反映學生不同學期在不同發展維度上的發展和變化。
其中,品德發展水平包括行為習慣、道德素養、理想信念;學業發展水平包括學習態度、實踐創新、學習績效;身心發展水平包括合作交流、身心健康、審美表現;興趣特長養成包括好奇心與求知欲、愛好與特長、潛能發展。
在實際學習與生活中,學生的個人檔案如何記錄?據了解,深圳第二實驗學校開發了應用系統的移動端,這些數據可以在電腦端、手機、平板等錄入,而且,做出評價的可以是學生自己,也可以是老師、家長、同學。對學生的評價也不再只關注結果,學習過程和學習效能也會形成發展軌跡,反映在電子檔案里。
例如,學生的檔案里,有個人資料、修習課程、出勤、課堂表現、平時作業、成績、學分、積點等記錄,還有參與社會活動、社團、競賽等情況。學生獲得“杰出學生獎”,或成為微公益達人等,都可以把新的內容添加進去。
怎么用?
高校錄取的個性簡歷
雖然這些高中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系統,并非直接與新高考的綜合素質評價接軌,但學校表示,近幾年高校自主招生,已有大學以此作為參考依據。而且,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收集的大數據也能及時發現學生的優勢與不足,指導學生個性發展。
深圳中學有關負責老師表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系統,可以引導學生,發現自己,規劃人生;學會選擇,促進充分發展,也是促進教師對學生理解和引導的重要平臺。該系統記錄的學生學業和成長經歷兩方面的大量數據,滿足了高校多樣化的選材需求,學生在參加高校招生和錄取時,也可以作為自己的個性化簡歷。
“大數據時代下,老師怎樣掌握學生知識的學習情況,怎樣了解學生不同的困惑,怎樣實現對學生的差異化個性化的輔導,怎樣利用海量數據的分析和對學生實施數據性的評價,來度量、引導學生走向全面發展、個性成才?搭建豐富信息支撐的學生素質培養平臺勢在必行。”繆育群介紹,之前有一個學生是公認的“學霸”,但老師發現自律的她,在自我評價中也有著糾結、消極和自卑,當翻看家長、其他老師、同學對她的評價時,也發現對她的印象是比較沉默。學業成績方面,國家課程中數學和校本課程體育與健康是B等級,其他全A表現。老師根據數據分析得到的結果,和這名學生進行交流,慢慢地這名學生變得開朗,時常看到她活躍在校園電視臺的身影。
另外,大數據還將通過分析學生數據中所反映的興趣、能力屬性,實現智能推薦選課、推薦學習資源、添加學習計劃,確定考生適合學習的專業和適合報考的學校,并為考生將來就業傾向提供建議。
如何保證公信力?
多元評價公示記錄
既然作為高校招生的重要參考,如何保證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可信可用,是廣大家長、考生與高校關心的問題。《實施辦法》特別提及,要建立學校和個人誠信承諾制度,教師和學生分別與學校簽訂誠信承諾責任書。這就意味著,教師和學生,是這份綜合素質報告真實性的重要主題。
深圳有關負責老師介紹,學生的成長記錄,需要經過官方認定的、在系統內自動生成,生成的記錄還會進行公示,同學、家長之間也可以相互監督,有虛假記錄將進行仲裁。
繆育群表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采用全員評價的方式,每名學生至少要給兩位同學寫評語;家長有自己的專門賬號,可以在校外為自己的孩子寫表現記錄,也可以給老師留言;在學期中學期末乃至平時的某一個時間點,多元評價主體如班主任、學科教師、社團指導老師、家長,甚至校級領導、學校中層干部,都可以以導師的身份為自己熟悉的學生寫評語。所有老師都需要給學生寫個性化評語,每一個學科的科任老師選擇不少于20個學生寫評語。
“今年是我們開展綜合素質評價后的第一屆高三學生畢業,目前看并沒有發現投訴虛假記錄,實施的情況良好。”繆育群稱,在多元的評價體系下,不僅覆蓋了學生的方方面面,也杜絕了虛假評價。
市教科院:年底建成學生成長電子檔案項目
事實上,深圳早在2014年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提升中小學生綜合素養的指導意見》,提出著力提升學生品德、身心、學習、創新、國際、審美、信息、生活等八大素養。這一做法與高考改革方向相符,不僅在高中實施,在小學、初中也都已經全面鋪開。
今年3月,深圳市教科院先后深入深圳中學、深圳第二實驗學校、深圳市高級中學等高中,調研高中學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電子檔案建設工作。市教科院副院長賓華表示,新的高考改革方案,把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納入高校招生依據,深圳這些高中現有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有參考意義。目前,深圳正在建設“深圳市中小學生綜合素養成長電子檔案項目”,該項目與學生“八大素養”掛鉤,也將和新的高考方案對接,預計年底前可以建成。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