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首個研究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專項培訓13日正式啟動。申城高等院校首批通過立項評審的100個項目組負責研究生將當天起接受第一次培訓。
今后,有志于創業的理工科在讀全日制研究生(博士和碩士),其申報并入選的項目,將獲得最高3萬元人民幣的項目經費,經過6個月的系列培訓和活動。在結項驗收之后,對于結項為“優秀”的項目,創業基金會還會給予優秀項目資金資助,最高可獲得50萬元的天使基金,以最終促成研究生創新創業項目的“破殼而出”。
有業內人士指出,此次專項活動重在研究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將在學校科研活動與創新成果的真正市場化之間,開辟“直通車”;培訓結項驗收后,具備創業潛質的優秀項目還將在創業基金會天使基金的資助下,駛入成長壯大的“快速通道”,形成“科研-孵化-資助-接力”的完整創業孵化產業鏈。此舉將有助于破解大學生就業和創業的難題。
研究生因具備良好的科學素養和理論基礎,將成為未來中國科技創新的主力軍。但目前,由于高校與社會之間信息不對稱、校園內學生多缺乏創業經驗、項目資金匱乏等不利因素,一些出自研究生之手、具備良好發展潛力的科研成果難以實現產業化,更無法發揮其應有的市場價值。
由上海市教育委員會發起、上海市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會承辦實施的“上海市研究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專項”旨在改變上述現狀,促進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推動高校創新成果與技術成果轉化。據了解,上海市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會將對符合要求的優秀研究生進行為期6個月的系列培訓和活動,以進一步加強其對于科研成果的產業化研究,引導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
據透露,該項目受到包括復旦大學、交通大學等知名高校在內的眾多研究生青睞,報名截止時,各高校收集到的申報項目多達200余組,內容涉及生物醫藥、新材料、電子信息等八大產業。上海市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會方面稱,申報的項目覆蓋范圍廣、科技含量高、可操作性強。
今年9月,項目工作組展開了針對性立項評審,邀請各個行業的專家及風險投資人組成了專業評審小組,通過公開答辯,篩選出符合條件的優秀項目。經過專家以及投資機構的審核和評估考核,最終100組項目獲得通過,進入本次培養專項活動的正式培訓環節。
上海市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會方面透露的入圍優秀項目包括,新型高效廣譜生物柴油降凝劑、高性能光纖光纜維護與監控等。新型高效廣譜生物柴油降凝劑項目被稱為“新型降凝劑可解發動機‘腦血栓’”。專家認為,該項目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先進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等領域是目前本市研究生科技創新項目的熱點所在,同時也是本次專項孵化的重點行業。
而高性能光纖光纜維護與監控項目則被稱為“綠色‘光纖大夫’打破國外壟斷”,其生產所需材料主要是光纖和電子元器件,生產過程無有害廢料產生、綠色環保。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