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消息:孩子早戀怎么辦?小學生居然寫出語言成人化的情書是不是心理早熟?女兒變成小煙民怎么辦?對于孩子,家長們總有一籮筐的問題和擔憂。在昨天由12355上海青春在線青少年公共服務中心等主辦的“12355在行動”系列公益活動楊浦專場上,不少家長前來對心理咨詢師一訴心頭憂慮。
記者發現,在現場和熱線咨詢中,不少家長都提到了孩子在開學季出現不適應學校生活、甚至厭學的現象。對此,心理咨詢師表示,在從假期進入學校生活的過渡階段出現不適應現象其實很正常。尤其對于孩子而言,他們對于環境、作息的變化較為敏感,情感表達也比較直接。對此,家長們應該放松心態,過分擔心或責怪反而會加重孩子的焦慮感。
孩子的青春萌動也讓家長煩惱多多。記者了解到,12355熱線就曾接到一位焦慮的家長的求助來電,在一所市重點中學念高二的兒子小于(化名)在開學到校一天后就不愿再去學校,這樣的情況已經持續近兩個星期。在家長的再三追問下,才了解到,原來小于在假期志愿者活動中,對同班的一位女生產生好感,但遭到拒絕。女生表示自己心儀的是班上另一位男生,而這位男生正是小于的好友,一時之間,小于難以接受這一事實,就以不上課來逃避。
家長表示,小于的成績一直很優秀,實在想不通怎么會做出這樣的舉動。心理咨詢師告訴家長,每個人都會有青春萌動的階段,孩子的需求需要得到理解認同。家長首先應該打開心結,不應把這個現象視作洪水猛獸。在溝通中,家長也意識到,平日里更多關注的是孩子的學業成績,對于他的情感需求多少忽視,家長也表示會從這方面多加引導。
“孩子的語言表達很成人化,有時還以老婆、老公相稱。”有家長向咨詢師求助,自家的孩子儼然是個小大人,是不是心理早熟?近日,一封據稱是六年級小學生的情書也流傳于網上,文筆稚嫩,卻情真意切,被網友稱為“史上最感人告白”,也讓不少人感嘆現在孩子太“早熟”。
不過,心理咨詢師并不認同這一說法,“不宜給孩子戴上早熟的帽子。”咨詢師表示,現在孩子接受信息的渠道多了,他們大量接觸到成人世界的語言,卻一知半解。比如,他們口中的“老婆”、“老公”、“我愛你”其實只是希望與對方做個好朋友,建立親密關系,而家長往往用成人世界的眼光去看待。咨詢師建議家長,應該嘗試用自己做孩童時的樂趣與孩子交流,這樣心態就會放松很多。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