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華東師范大學舉行的全國首屆MBA管理案例精英賽總決賽的幕后出現了一個“意外”,有企業要求贊助賽事,卻被主辦方婉拒了。這是為什么呢?
保持學術研究獨立性
“理由很簡單,我們就是要保持學術活動的獨立性。”全國MBA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大連理工大學蘇敬勤教授舉了個例子,在某地舉行的一次案例比賽上,一家企業慷慨出資,卻提出了兩個“小小”的要求,一是決賽選用的案例必須圍繞該企業發展狀況,二是選手在闡述的過程中只能從積極的角度肯定該企業的經營之道。“我們的比賽是屬于專業碩士生的學術性活動,既然是學術研究,所剖析的觀點就應該百花齊放,既不能干預企業的正常經營活動,也不可能一味地迎合吹捧企業,即便是批評性的意見,也是學術范疇的。”蘇教授說。
華東師大MBA案例教學負責人金潤生教授說,此次首屆全國案例賽的消息傳出后,也有一家國內知名的企業提出要贊助比賽,但為了保持學術的獨立,不僅沒有接受贊助,甚至也沒有邀請比賽案例所涉及的企業人員擔任決賽評委。
MBA教學案例稀缺
目前全國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工商管理碩士(MBA)辦學資格院校共有236所,普遍碰到的一個困難便是教學案例的稀缺。由于MBA是培養高素質的管理人員、職業經理人和創業者,因此,其主要的教學手段便是圍繞案例特別是企業運營成功、失敗、遭遇瓶頸的真實案例。蘇敬勤說,全國MBA教指委已經建立了“中國管理案例共享中心”,幾年來已經征集到了由各院校提交并經論證審核合格的案例共1395個,并已入庫上網,供各校選用,另有約1800個提交的案例還在審核中。
提升職業能力為導向
“雖然我們對案例的編制、闡述和運用都要堅持確保中立和客觀,不偏不倚,卻幾乎都能受到相關企業的高度好評。”金潤生說,華東師大已經獨創了一種全新的MBA教學法,即學生先下到企業搞調研、熟悉企業運作的各個環節,回校后師生共同撰寫分析報告,再將案例反饋給企業,其中,有些企業還要求學員們開出經營的“診斷書”,并會格外重視案例分析的結論。
據悉,MBA管理案例大賽今后將每年在各地輪流舉辦一次,以吸引更多的MBA師生們更好地回歸專業學位的“本位”。對此,華東師大MBA教育中心主任李學昌教授說,專業學位教學就是應當以提升職業能力為導向,將理論學習與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有機結合,鍛煉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也必將進一步推進以產學合作為中心、以實踐應用能力培養為重點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