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廣州公、民辦初中學校已同步完成學籍建立工作,2016年“小升初”塵埃落定。記者了解到,盡管今年初中招生實行“先公后民”政策,民辦初中熱度卻絲毫不減。第一梯隊民辦初中競爭激烈,其中應元二中錄取比例更是不到一成。民辦初中為何受追捧?看看今年的中考成績就能知道。記者粗略統計了今年各校發布的中考喜報發現,在中考總分平均分的前十強排行榜里,民校的席位過半,約占7席,成績相當驕人。而在民校中排名第一的育才實驗,更是以732.37分,位列全市中考總分平均分排行榜第二位,甚至超過了華師附中,僅次于天河外國語學校。
擁有這份簡歷,再不怕上不了好民校啦
個人簡歷
姓名:甄聰明
性別:女
學校:超級牛小學
獲獎情況:
某某杯賽榮獲一等獎
某某競賽榮獲二等獎
某某英文演講比賽榮獲優秀獎
某某作文獎榮獲優秀獎
某某樂器十級……
個人愛好:
熱愛學習熱愛培訓班
熱愛考試熱愛做學霸
補習情況:
每周末上午參加某某數學補習機構,在尖子班學習,期末考排第3名
每周末下午參加某某外語培訓機構,在精英班學習,期末考排第5名
民校觀察
中考民校前三名
平均分都超720
今年中考,有多所民校的總分平均分超過700分,超過720分的民辦初中有三所。其中,育才實驗學校取得了總平均分732.37分的優異成績,坐上民校頭把交椅。
近三年來,育才實驗的中考平均分一直居高不下,平均值為729.8分。從今年的情況來看,有155-156人達到730分及以上,700分以上的人數為235~257人之間,占比為91~94%。
除此以外,二中應元學校總分平均分為728.24分。廣雅實驗學校總分平均分為725.7分,三所學校占據廣州市民辦學校前三名位置。另外,中大附中總分平均分為713.54分,廣東實驗中學附屬天河學校總平均分為712.97分,700分以上有567人,連續5年700分以上人數最多。白云廣雅總分平均分為711.87分,華師附中新世界學校平均分為706.86分,番禺香江育才實驗學校平均分為700.49分等。
此外,還有一批民校的總分平均分也相當亮眼。
故事:為進民校提前一年準備簡歷
琳琳9月即將升入小學五年級,盡管距離“小升初”還有一年多的時間,但她已經進入了“備戰”狀態。“要參加競賽啊,到六年級再參加就晚了。”琳琳的媽媽告訴記者。
剛滿十一歲的琳琳已經是一個“大忙人”,基本處于周末無休的狀態:周六上午上奧數尖子班、下午上寫作班,周日下午還要學英語演講。琳琳最近的目標,是在明年初參加華羅庚比賽,爭取拿到較好成績。“我還要參加作文比賽和英語演講比賽,這樣我的簡歷就有東西可寫了。”琳琳說。
從2015年開始,廣州小升初全面取消考試,民辦初中也只能通過面談進行招生。一份漂亮的簡歷,是至關重要的敲門磚。
“我聽說有些學校會提前舉行一些考試,但現在教育部門抓得越來越嚴了,到琳琳升學的時候,估計暗考、點招會越來越少,因此必須早做準備,有獎傍身,心里不慌。”琳琳媽媽說。記者了解到,像琳琳這樣為進入“名校辦的民校”而提前備戰小升初的孩子有很多。甚至一些培訓機構的“尖子班”、“精英班”也成了他們奮斗的目標。記者了解到,由于這些培訓機構的“尖子班”、“精英班”也是要經過選拔考試的,因此,隨著市奧校的停辦,能進入某些廣受認可的培訓機構的“尖子班”也成了能力的體現。今年小升初里,就有不少孩子的簡歷里寫了在某某“尖子班”就讀。
掐尖:生源大多是省一級小學尖子
正是由于連年優秀的中考成績, 民辦初中,尤其是名校所辦的民校越來越熱。據育才實驗學校(以下簡稱育才實驗)統計,有意報讀越秀區育才實驗學校的應屆畢業生有1290人,實際招錄294人,錄取比例為22.79%;報讀番禺區香江育才實驗學校的有1150人,實際招錄270人,錄取比例為23.65%。通過網絡平臺報讀荔灣廣雅實驗的小六畢業生超過2000人,錄取不到300人,錄取比例在一成左右,廣州二中應元學校的數據更加令人咋舌。今年的“小升初”招生,共有3000多名學生表達了入讀意向,實際錄得學生240人。天河省實今年有近3000人報名,招生計劃為780。
這樣的“大浪淘沙”選拔機制,也讓不少公辦學校“眼紅”。某公辦學校的校長表示,曾經組織過老師去一所頂尖民校進行參觀學習,發現里面的學生大部分是各所省一級小學的尖子生。“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學生,中考平均成績能不高嗎?”這名校長說。
嚴格:進好民校要廣閱讀且雙商高
在競爭如此激烈的情況下,除了漂亮的簡歷,過硬的學習成績,想擠進一線民校還要有啥呢?二中應元的譚漢添校長表示,學校注重考察學生的綜合素質,特別強調閱讀能力,注重通識積累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在2015年和今年的面談中,均有學校問到孩子“平常都讀些什么書”、“介紹一下對自己影響最大的一本書”之類的。
記者了解到,在今年的面談中,白云廣雅就要求學生說出二十四節氣中的5個,這都屬于通識類問題,要求學生有比較廣的知識面。育才實驗的鄒連文校長告訴記者,育才實驗學校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根據學生掃描上傳的資料評價學生的學習能力與習慣、生活習慣,選擇初步符合條件的學生進入面談,再根據面談結果錄取。在生活習慣考核上,去年,黃埔廣附面試就有問“做哪些家務”等問題。一些學校還會考察孩子情商,例如問“班上有一名殘疾同學遭到了嘲笑,你會如何安慰”之類的問題。
原因:補習班熱來自民校招生選拔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的補習班熱,很大程度上就是由民校催生的。2004年~2005年,“名校辦民校”各自舉行考試,小學生四處趕考的情況引起關注。教育部門規定,民辦學校必須在同一天進行招生考試。“名校辦民校”為招生考試設置了不小的難度,不少題目的難度已大大超越小學教學大綱,甚至部分題目屬于競賽題型。有不少學生和家長由此悟到:想要在考試中脫穎而出,就得在課堂之外再補習。小學生從四年級開始進行有針對性補習的情況比比皆是。為了減負,從2015年開始,廣州教育部門全面叫停了小升初選拔性考試,民校也只能通過面談招生。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前民辦中學校長表示,民辦中學之所以在近年來發展勢頭迅猛,主要源于社會對于教育多元化的需求。“義務教育應該涵蓋各種層次學生和家長。公辦學校的普惠教育,保證所有適齡學生上學,民辦教育則是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擁有更多元的選擇。”這名校長說。他認為,廣州的公辦民辦學校之所以百花齊放,正是兩者在功能上承擔著不同的分工。公辦中學保障所有孩子都能夠接受義務教育,民辦初中則通過自主招生,選擇水平層次相對比較“整齊”的學生,因材施教。
廣州教育學會副會長熊少嚴認為,廣州近年來大力發展民辦教育,成效顯著。無論是高收費的還是普惠型的學校,已逐步走出了一條學校特色發展之路。有的民校依托名校,或與辦學業績突出的公校結對,得到高水平的專業支持,在風格和水平上也對名校有所沿襲。更多的民校接受政府教育督導和資源補貼,參與地方教育行政和教研部門主導的教育教學改革,著力內涵提升,向規范和優質發展。不過,從整體上來說,民辦學校與群眾的教育需求仍存在很大距離,尤其是普惠型民校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