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部副部長張保慶揭露,一些到中國招生的馬國私立學院,辦學條件和教學水平未臻理想,時常出現“貨不對辦”的情況。
他指出,馬國約有600間私立學院,大部分皆到中國招生,但是一些私立學院在錄取中國學生后,卻沒有提供應有的教育素質,這是中馬雙方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他說,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中國已通過駐馬大使館與教育部,針對上述問題進行研究。同時,中國也要求馬國提供一份馬國私立學院辦學水平的名單,以便進行審核。
據《星洲日報》報道,張保慶前日訪問馬六甲一所私立學院時對記者說,除了馬國的一些私立學院出現問題外,中國的中介機構也必須妥善地加以“整理”。
他非議中國一部分中介人為了賺錢而不負責任,導致中國的一些學生無法挑選優良的外國學院。
“因此,中國教育部除了向馬國要求提供有關私立院校的名單,也會取消中國一些不合格的仲介機構,并把名單交給馬來西亞。”
他說,當局目前正在處理有關名單,相信這是一個可以有效提升兩國教育水平的方法。
張保慶透露,到馬來西亞求學的中國學生越來越多,去年已超過6000名,而且還在快速增長。
他認為,中國學生喜歡到馬來西亞來留學,是因為馬國與中國的地理距離較歐美近,旅費較廉宜;馬中兩國所存在的傳統友誼,生活環境近似、氣候也好;馬國學費也遠比歐美國國家低。
馬中探討簽署承認對方文憑協議
張保慶前天也會見馬國教育部副部長韓春錦,雙方討論兩國簽署“馬中承認文憑協議”。他深信,一旦雙方簽署這份協議,將能有效解決兩國學生出國留學的問題。
他說,兩國已設立專家小組評定大學文憑的水平,一旦達致共識,將可在明年或最遲后年初簽署協議。
馬國教育部副部長韓春錦則表示,雖然馬國私立學院“貨不對辦”的情況不嚴重,但教育部將關注此問題。
他說,若任何私立學院提供未獲國家學術鑒定局批準的課程,這些學院將受到對付,包括吊銷學院執照。
他提醒中國學生到馬國求學前,應該充分了解他們就讀學院的情況,而中國駐馬大使館已鑒定20多所馬國私立學院的素質。
新西蘭區域移民促進方案
新西蘭政府剛剛出臺一項新方案,區域移民促進方案,旨在以此試點項目在中央政府(新西蘭移民局)和二個地區之間建議合作關系,促進地方利用移民政策,支持區域經濟發展。
新西蘭的移民政策為新西蘭提供了許多緊缺技術人才和商業投資,新西蘭經濟為此受益非淺,但由于有些地區與中央政府之間的溝通不暢,仍有大量的技術移民與商業投資不能被有效地利用。
新西蘭政府一直在努力建立一些合作關系,幫助新移民安頓,有些地區如奧克蘭,在吸引技術移民方面做得很好,但有些地區則缺少移民政策與程序方面的信息,不能夠有效地吸引技術移民和投資者。區域移民促進方案就是有幫助這樣的地區解決這些問題。
初步決定首批成立選中二個地區為試點,從2002年6月開始運行,并在最初的18月里由中央政府緊密監控,如果此方案確實有助于發展地方經濟,可能會擴展至其它地區。
在此方案的實施過程中,移民局將通過向海外移民申請人提供試點地區信息、鏈接這些地區網站、協助這些地區的國際展覽貿易項目等方式向這些試點地區提供幫助;試點地區將豐富網站信息(如就業機會、生活條件等),發展、管理和投資于為新技術移民與商業移民而設的安家信息服務計劃,以及推薦商業移民與當地的經濟發展部門聯系并給予特別優惠。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