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9月10日消息:據《勞動報》報道,當各個年代的特級教師遇上新生一代的未來教師,一場“卓越”與“未來”的對話由此展開。今年適逢特級教師制度實施35周年,35年來,上海特級教師隊伍從首批17名壯大到現在的747人。昨天,22位滬上特級教師代表齊聚華師大,與免費師范生開展對話。
1978年,鄧小平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講到尊重教師的勞動時明確指出“要采取適當措施,鼓勵人們終身從事教育事業。特別優秀的教師,可以定為特級教師。”同年,國家制定頒發了《關于評選特級教師的暫行規定》,上海也評選出了首批17名特級教師,于漪便名列其中。
于漪:是學生成全了我
昨天的對話之中,于漪反復提到一句話,“是學生成全了我”,而事實上,她口中的學生遍布各個層次,甚至包括小偷。當時,于漪任教的楊浦區是上海人眼中的“下只角”,“各個層面的學生都教過,最差的小偷、打架的都有。”但在于漪看來,凡是出生在這塊土地上的孩子,教師就有責任把每個人教好。
為此,于漪不厭其煩地家訪幾十次、上百次,當時的亂班后來也成了先進班級,學生幾乎都成了研究生。
于漪回憶,并非科班出生的她被分配成為一名語文老師,為此她從頭開始啃大學語文課程,每天都要到凌晨一點。那時候備課沒有教材,備一篇課文要二三十個課時。為了聽一節“老法師”的課取經,于漪更是每天早上六點到辦公室,掃地、抹桌子、拖地板、倒痰盂,以求感動前輩。“三尺講臺是教師生命歌唱的地方”,于漪說,離開講臺,她的生命就萎縮了一半。
于漪坦言,現在的老師比那個時候要難得多。“因為現在誘惑很多。因此一定要有定力,要有內心深度的決心。才會有用不完的內驅動力。”
唐盛昌:教師應提升自我
上世紀90年代命名的特級教師、原上海中學校長唐盛昌表示,在如今價值文化多元的時代,教師也面臨著新的挑戰。有一種說法,現在的學生是一代比一代差。唐盛昌完全不同意,在他看來,今天學生的創造能力、批判精神、思想火花,是之前的學生不能相比的。當面臨這些活潑可愛、思想開放、積極活躍的學生的時候,教師也應不斷提升發展自我。
對話現場,一本匯集特級教師教育智慧和箴言的留言冊也成為送給未來教師的最好禮物。即將畢業的師范生魯世文表示,從教道路也許會遇到很多困難和困惑,但會努力沉下心來,將心比心地考慮用什么樣的教育方式才能讓學生能夠快樂地學習。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