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杜麗華、程琦9月6日報道:教師節快到了,家有校園娃你打算給老師送禮嗎?這是擺在每位家長眼前的問題。申城小囡苗苗(化名)今年讀初一,她的媽媽對此態度堅決:“肯定送!”至于送什么怎么送,讓苗苗媽媽有些犯難:“每次給老師送禮都像作賊一樣。”
苗苗媽媽告訴記者,女兒從小學讀到初中,每年教師節都會為老師送禮。而且還不只送一個,班主任、語數外老師哪個也不落下(當然班主任會多送些)。多數時候會選擇消費卡,每個老師至少500元。前些年有時還會送月餅券,如今月餅券也送不出手了,老師也不稀罕這些東西了。
苗苗媽媽說,每年給老師送禮都很費腦筋。“畢竟讓別人看到不太好。有時把卡裝在信封里,然后夾到孩子的作業本中。告訴孩子趁沒有人的時候,把本子交給老師,什么都不用說。有時我會在接孩子放學時,自己趁人少的時候遞給老師。有時,我也會通過快遞寄給老師。”
“一定要送嗎?不送不行嗎?”對于記者的提問,苗苗媽媽無奈地說,“我肯定不希望送,太多無奈啦!希望哪個部門出臺個政策,好好管管老師收禮風,抓得緊一些,希望今年媒體風也吹得大點,讓老師送禮也不敢收才好。”
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匿名采訪的情況下,家長道出了心底的話。不管背地里怎樣拼命吐槽,面對老師還要強裝笑顏以禮相送。都說尊師重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如今教師節的味道變了。中國教師發展基金會近日發出一項倡議,學生和家長不要向教師送禮;教師不收受禮品禮金。這其中有兩層含義,家長別送禮,老師別收禮。然而這項倡議,今年會在多大程度上起作用卻不得而知。
央視微博近日發起了一項教師節送禮的調查,在七百多名參與調查的網友中,選擇“不送,這樣做師生關系變了味,惡化社會風氣”選項占61%,選擇“送,孩子“穿小鞋”還是“開小灶“就看它了”占15.7%,選擇“送,只是為了感謝老師”占23%。千余網友參與評論,對于送禮一事網友有不少話要說。
“家長給教師送禮既痛恨又趨之若鶩。”網友“獨立之寒秋2012”一語中的:“關鍵是師德教育,真正做到有教無類,一視同仁。有錢人總喜歡拿錢換特權,師德好了,有錢人就沒市場了。家長還是不送禮好,對貪欲的老師來說是喂不飽的,且你永遠無法與有錢人抗衡。因送禮換得對孩子的特別關照,對孩子成長不利,養成孩子依賴心理,難自立。”
也有網友表示,送不送要看家長的初衷。帶著感恩之心送老師件小禮品又何嘗不可?網友“小馭兒寶寶”說,“可以送,絕不比闊!可以送,不帶私心!可以送,但求真心感恩!希望家長如此初心,而我們的師者也存良心,當年為人師表,禮儀儒雅遂將復返!”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