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德國讀大學 費用低但畢業難
杭州女孩斯怡文,兩年前申請到柏林自由大學音樂學專業的在讀碩士。柏林自由大學是德國優秀研究型大學,也是德國政府評選出的9所精英大學之一。外國學生的比例占總學生人數的16%,是德國大學中外國學生人數最多的大學之一。
因為極其嚴謹的教學方式,和全世界公認度很高的文憑,造就了“在德國讀大學畢業難”一說。確實,要在規定學期內完成學業,即使對德國人來說也是很有難度的。所以來德國和準備來德國的同學,要提前做好這個心理準備,不要急著想畢業,而是要一步步,腳踏實地地上好每堂課,認真做好每個報告。
當然,雖說在德國讀書的壓力比其他國家要大很多,但留學費用相對于美國、英國等歐美國家,卻要便宜很多,一年約在10萬人民幣左右。而且德國有很多假期,遇上假期沒有考試,基本上暑假有3個月,寒假有2個月,加上圣誕節兩個星期的假期和一些公眾假期,差不多半年都在放假。這也給留學生們提供了很好的旅游時間。在德國留學的2年多時間里,斯怡文的足跡幾乎遍布了整個德國。
“原創”觀點,比引經據典更受推崇
讓斯怡文感觸最深的,是德國大學的上課模式。碩士階段,德國大學基本上采用兩種授課模式:一種是中國學生非常習慣的“講課”(Vorlesung),只是教授講,沒有提問和回答,大部分教授講課也沒有什么書本和稿子,只是站在講臺滔滔不絕地講上一個半小時;另一種是非常自由的“討論課”(Seminar)。
斯怡文就讀的音樂專業,討論課基本上都是以學生自己講為主,老師只是起到輔助和組織的作用。在開學的第一周,老師會把課程安排打印在一張紙上發給學生,由學生自己選定一個題目來做報告,也就是說這門課的內容其實是由學生自己去研究,然后講給老師和同學們聽。
也有很多時候,連題目都由學生自主決定。比如斯怡文這個學期有一門課是《20世紀的鋼琴作品》,老師讓學生每人選一首鋼琴曲來講,完全自由發揮。“準備報告的過程中,找文獻是個很重要的過程,通常德國老師都不會給你推薦文獻。一開始我很害怕這些報告,也覺得壓力很大,看似自由發揮,但我需要對這個課題的各個方面了解得非常清楚,還要在課堂上回答老師和同學的提問。”斯怡文說,德國的老師和同學很喜歡問“為什么”或者“這個是誰說的”。而對于一些網上的資料,德國的老師都比較反感。他們一般允許學生參照維基百科,但必須找出維基百科這樣寫的理由或者原因,而不僅僅是直接拿來引用。
這種嚴謹的態度不僅適用于學習上,也同樣適用于生活。思考,認真,責任。斯怡文說,自己習慣了這樣的授課方式和報告形式以后,更多地覺得是自己在學,而不是老師在教,求學的主動性更強了。
了解更多德國留學信息請瀏覽德國查字典新聞網》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