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查字典新聞網聽說一名赴美留學的博士生,在美國過上了撿破爛的生活,為什么能到如此落魄的地步呢?經過了解才發現,原來此撿破爛非彼撿破爛,并不是去撿垃圾,而是美國人生活的一種方式。
(居民門前“FREE”區)
小張(化名)是安徽某著名大學的博士生,今年十月剛赴美國交流學習,生活上面遇到困難是難免的。他剛到美國的第一天,來到他在國內就已經租賃好的公寓,剛進門的那一刻,他的心情無以言表,屋子里一眼望去一貧如洗,一件家具都沒有,第一夜就是在地板上和美國完成第一次的親密接觸。小張之后聽隔壁和他一樣來美國留學的中國學生說,日用品是可以去“二手貨”商店去淘,運氣好還可以碰到美國人把自己不需要的一些東西放在門口方便需要的人提取。小張這些日子在跳蚤市場把自己所需的用品已具備齊全,還碰巧遇到一戶人家在門口“FREE”區擺放著打印機,正好是他學習時可以用到的。小張和朋友聊天時還提到,不要認為在“二手貨”商店買東西是非常可憐的,其實一點都不會,在美國人人都會有買舊東西的經歷,無論是窮人或是富人,物盡其用已經成為美國人的一種根深蒂固的生活方式。
(剛到美國小張的公寓)
小張說他見到一位紐約大學教授,他們夫妻各自平均十幾萬的美元收入,月末她也常去“二手貨”市場,去找自己需要的小東西,她常指著自己的禮服說,這是從哪哪舊物商店買的。即使是在大庭廣眾前,有許多人圍在她身旁時,也絲毫不需掩飾。
(美國跳蚤市場)
美國人的物盡其用的解釋就是把家里不需要用到的東西送到“二手貨”商店處理。如果他們家里有沒有用的東西,(包括不少新的還帶著標簽的東西),不合適送人,或別人送的新的東西又無法退貨的東西,而可能對其他人還能有使用價值的,如比較新的衣服、包袋、玩具、唱片、日用百貨、體育用品等,就裝車送到附近的二手貨商店,無償的送給店里,店員會出來進行分揀,把認為不需要的退還給你(你還不能隨便扔在店外,還得自己運回去),需要的收進去,進店的東西經過清洗、消毒等手段,然后以很便宜的價格上柜,所以在二手貨店里可以用很低的價格“淘”到合適的東西,而進二手貨店的并不是我們以前認為的窮人進舊貨店淘便宜貨的概念,而是各個階層的人都有,各取所需,物盡其用,而這些錢等于又捐給了慈善基金會。所有二手貨店里的收入,就進入慈善基金。所以在美國這樣的行為非常正常而普遍。你處理了家里的“累贅”、別人淘到了滿意的便宜貨、慈善基金收到了錢,可以用在慈善事業上,盡管你沒有拿到一分錢,你也得到了精神上的滿足,因為你的廢物為別人帶來了方便和幫助。這樣幾方面都皆大歡喜的事何樂而不為?
上述就是查字典新聞網介紹的赴美留學博士生竟然在美國“撿破爛”詳細情況,敬請關注查字典新聞網咨詢,加入留學QQ群(521046051),還能賣免費領取留學考試資料。
相關推薦
美國民謠歌手Bob Dylan獲諾貝爾文學獎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金融碩士你了解嗎?
申請美國留學簽證需要注意的8項準則
留學生畢業后如何留在美國工作?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