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留學的小伙伴們,新學期開始之際,當你拿到一門課的syllabus之后,會不會只是草草地看一眼評分標準、需要的課本、考試日期后,就理所當然地把它隨手丟在了一邊,可是你真的讀懂了嗎?
Syllabus不僅包含了本學期的課程大綱、所用課程材料以及作業概覽,更能體現出關于這門課教授的授課思路、測評風格以及你將如何在這門課中拿到高分的信息。教授給了你他所能給的關于分數的最多劇透,而你,愿不愿意接受他的好意呢?
Syllabus 是美國大學的教學大綱,內容包括課程概覽、所需課本材料、作業及考試所占比重分配、評分標準、以及課堂注意事項等。部分教授會在最后明細地羅列出每一堂課所講的內容,課前需要閱讀的材料和具體的考試日期。Syllabus往往會在第一堂課上分發給大家,教授也有可能會提前發布在網上的課程版面中。
Syllabus 涵蓋本學期所有授課內容,作業考試要求以及最后給出的總分都會完全按照syllabus執行。
小伙伴們一定要重視哈。
Syllabus包括四個方面的重點內容:
1 授課模式是屬于lecture還是discussion;
2 測評方式是作業考試類型還是互動論文類型;
3 分數的比重是如何進行分配的;
4 本節課特別注意事項及教授的要求。
授課模式
discussion更凸顯課前準備重要性
Lecture和discussion是美國大學主要的兩種授課類型。
Lecture以教授講課為主,學生需要按時出席課堂,做好筆記,完成教授布置的作業。
Discussion 則更側重于課堂的互動,教授將變成課堂的組織和協調者,而學生則是主角。Discussion的課程形式可以是presentation,in-class discussion,debate和group activities等。Discussion類課程閱讀量通常都比較大,需要你在課前按教授規定閱讀所需要的內容,這樣才能在課堂discussion中做到有內容可說。
一般而言,“課堂參與度”分數在這類課中會占有可觀的百分比,不容忽視,此分數亦可理解為軟分數,沒有對錯之分,主要考察參與課堂的活躍程度,只要以積極的態度參與到discussion中,一定可以取得好成績。
也許你會看到這樣的syllabus:
或者這樣的:
測評方式分為以下兩種類型:作業考試類型和互動論文類型。
作業考試型的評分方式往往會比較單一,分數主要根據作業完成的情況以及期中、期末考試成績所決定。考前復習的有效性將會直接影響到最后的總成績。
互動論文型以essays替代exams,一般在deadline之前的1-2周教授就會布置題目,如果是final的長篇論文會更早。這意味著你將會有充足的時間準備這篇論文,無論是希望花時間反復地斟酌提綱、思考揣摩論文的觀點、或者是拿到writing center去修改語法錯誤,都絕對沒有問題(遇到困難也可以找教授請教哦)。
只要你愿意用心對待essays,而不是截稿前一天在圖書館熬夜奮戰。那么,最終成績一定會對得起你。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