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申請美國大學都是需要面試的,而近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等多所名校,選擇讓在校生來面試申請者,讓他們來告訴我們作為美國大學面試官是種什么體驗?
查字典新聞網采訪了兩位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校友面試官,面試官們的一致簡短回答是:“感覺棒棒嗒!”
什么?只是棒棒嗒?你們不是應該因為否掉學生而難過,錄取學生而開心的嗎?
面試官Cassie說:我們沒有錄取決定權,面試的時候我們填表格,寫問題,沒有分數制。我們的問題都是促進他們介紹自己的問題。只是到最后,我們有一個“爆燈權”,就是可以打一個特別滿意之類的選項,但這很rare,一旦有了,真正的admissioner會覺得很加分。
“爆燈權”?天真的小編以為長得美就可以自動爆燈了......
可是,Cassie告訴我:作為面試官能做的最大貢獻,就是站在學生的角度,看他們的fit,很能想象他在學校的生活,比如在愛好性格追求各個方面和我認識的一個同學很像,這就是一個很高的評價,于是我們就會寫下比如“I can really see/imagine this student doing well here, with xyz involvement, abc major.”。這樣的人我會爆燈,但是很少,我面試的幾十個人里,只給過一個。
原來爆燈還是和FIT相關的,那么有沒有“滅燈權”?
Cassie說:也有的,但都不是決定性,就是最后選擇題的兩個極端而已,因為rare,所以一旦打出來,還是有影響的。這個很少,一般是這個學生很awkard或者offensive,我沒有打過滅燈,孩子們都很積極。
不過面試官Liu告訴我:我一般都會給大家一個好評,因為來面試的都很不錯。但也有不成的,那個比較特殊,沒有托福,靠機器人獎項申請的,英語不行,于是滅燈了。最終學校也沒有錄取他。
啥?說好的大天才們都能破格錄取的!
Liu說:破格只能給面試,面試表現不能太差。
那就好好準備一下,不就表現好了嗎?
Liu說:有的看出來準備過,背稿,我不反感準備過的,但是我會加問,問具體的,看看他們的應變能力。
說到問問題,小編自然想到了必備老三樣:Why this University? Why this major? Why this city?
可是Cassie告訴我:這些問題,都是面試官自己要準備答案的問題,學生會在Q&A問回來。而面試官問的,都是一些促進他們自己介紹自己的問題,比如,如果讓你高中的好朋友和老師分別用兩個形容詞來形容你,會是什么?我們的目的是讓他們relax,盡可能多的了解他們,才能判斷fit,所以如果感覺到他們緊張,不自在,我們的首要任務是讓他們放松下來,盡量不要讓他們feeling bad about this interview afterwards,因為只是一個了解匹配的過程。
Liu認為:面試的作用是personalize students, exchange of information,通過面試官,向學生展現學校,是一個相互了解和選擇的過程。
通過采訪,查字典新聞網發現作為美國大學面試官還挺有意思的,申請者們不用擔心面試官是那種目光嚴肅不茍言笑的“老頑固”。這些美國名校所推出的校友面試申請者的模式廣受歡迎,因為他們也是通過面試進入學校的,這樣他們更加了解申請者們的想法,至于這個模式是否能推廣開來,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