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恒生銀行董事長兼行政、立法兩局議員利國偉博士與世長辭,令香港失去了一位模范市民。利國偉博士一生奮進不懈,襟懷社稷,為香港的教育、科學、經濟發展建樹無數。其中全賴利博士鼎力支持,香港得以在1994年成功首次主辦全球最大規模的中學生數學競賽─國際數學奧林匹克(IMO)。我們向利國偉的家屬送上深切慰問,并會永遠懷念他的不朽貢獻。
籌委會曾面對挑戰
對香港來說,主辦1994年IMO既是一項歷史性的殊榮,也是一項巨大的挑戰。一方面,高等院校為集中本身的教研工作,對支持這項以中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活動的積極程度有限;另一方面,港英政府和商界的態度初時尚未明朗,籌款工作亦是困難重重。面對嚴峻的前景,籌委會曾經心灰意冷,一度準備宣布放棄主辦。但在IMO史上,因為無力舉辦而宣布取消賽事,只曾于1980年的蒙古因突發政治原因而發生。如果香港以資源不足為由被迫棄辦賽事,必然嚴重打擊國際社會的信心,對香港過渡后期的平穩局面造成極為負面影響。這時候,一句“面就人著畀,架就自己丟”,時任香港中文大學校董會主席利國偉博士挺身而出,力挽狂瀾,促成中大為IMO提供比賽場地及配套支持,又爭取到政府當局鼎力支持,承擔大量統籌及后勤工作,港督亦身兼活動贊助人職銜。利國偉博士更親自出資二百萬港元,加上各方熱心捐助,憑借無數教育工作者的無私付出以至全社會的群策群力,香港最終迎難而上,把1994年IMO辦得圓滿順利,沒有在69個國家和地區面前丟架。
帶動對數學教育的重視
當年的香港IMO帶動了東亞地區對數學教育的重視,鄰近國家如新加坡、泰國、印度尼西亞甚至朝鮮等均對此投放大量精力及資源,在IMO的成績亦突飛猛進,紛紛超越香港。同時,周邊國家的科研發展也不斷取得進步。最近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機構公布根據科研投資的全球學術創新指標排名,前十強中一半屬亞洲國家或地區,包括第一位韓國 、第二位新加坡、第六位臺灣、第七位中國,反觀香港卻僅名列二十,遠遠落后,令人感到十分憂慮。本港在不久前發表的全球競爭力及全國城市競爭力評估中都節節敗退,相信亦與產業過度單一化,經濟基礎狹窄不無關系。
為了本港可持續發展,我們必須大力振興科技,以推動各類高增值產業,并配合知識型經濟發展。如今香港獲得2016年IMO主辦權,正是帶動全城對數學和科技的熱情之良機。屆時將有超過100個國家的數學精英云集香港切磋交流,并感受香港回歸中國后在“一國兩制”下的發展。特區政府原則上支持這項盛事,并積極考慮提供各種支持,顯示出當局對教育及科技發展的重視與承擔,我們深表謝忱,并期待政府進一步的襄助。主辦IMO實需大量資源及人手,希望全社會能夠共同努力,齊心支持這項饒有意義的教育事業。
最后,分享昔日由IMO香港委員會主席岑嘉評教授所賦,再由前國務院副總理姬鵬飛親筆題贈予利國偉博士的一首詩,以紀念一代偉人,亦與大家共勉:
出云華廈聳香江,自有凌霄壯志情;
若問平生得意事,培才弼教輔賢能。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