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高等教育傳統的畢業形式在綜合性大學為文憑考試,其中文科為碩士考試。如要成為教師、法律工作者、醫生或藥劑師則要通過國家考試。
上大學通常至少要學習8個學期,但是實際上許多學科的學習時間更長一些,因為在八個學期的時間內無法完成全部學業要求。
德國大學學習為單一梯級制。也就是說,只有在學習終結時才算完整地結束了學業。大學前期證書或中期考試不視作畢業,它們只是說明,學生通過這種考試后,有資格進入專業學習的階段。其中綜合性大學和高等專科學校中按國際慣例設置的專業例外。學習這些專業可以逐級分段快步進行,在學習六個學期后,即可獲得英美模式的學士文憑,從而有資格就業。如果愿意的話,可以繼續深造,再學習四個學期,爭取獲得英美模式的碩士學位,或者以德國傳統的碩士考試或文憑考試畢業。
引入國際承認的英美模式“學士”和“碩士”結業形式,在德國大學引起了一場小小的革命。德國各大學共提供了280多個和150多個分別以英美模式的學士和碩士形式畢業的專業。這就使得學生能比通常更快畢業,走上就業崗位。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