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越來越多留學生懷著進軍華爾街的夢爭相赴美學金融,但很多人卻失望而歸。
克萊蒙研究生大學讀金融工程(FinancialEngineering)碩士的李新陽5月剛畢業,和同班的另外8名中國留學生一樣,正為找工作發愁。李同學說,當初選擇這個專業,是因為現在中國正發展金融業,想來美國鍍金,回去后施展拳腳。如果能在美國先工作一段時間,回去“含金量”更高。但他從去年底就開始找工作,簡歷投出幾百分,卻只收到幾個面試。而且一聽是國際學生,需要辦H1B身份,立刻連和他聊下去興趣都沒有。
李新陽說,同學中沒有一個在美國找到工作,甚至連實習都找不到。而這一行因涉及很多商業機密,國際學生難上加難。他說,一位白人同學,連去電力公司實習三個月,公司都對他進行背景調查,留學生就更不用提。
在爾灣加大(UCI)拿到金融工程碩士的韋達,因為找不到工作,只好撿起本科在清華讀的電機專業,接著再讀一個碩士。
回中國情況也不樂觀。去年從南加大碩士畢業的王薇回國后費盡心機,終于通過考試進入某國有銀行在北京總行。但報到不到一周,就被重新安排去深圳,目前工作和柜臺相差無幾。在美國花近十萬美元學成歸國,卻做和專業無關的事,讓她心有不甘。
即使如此卻沒有消退留學生學金融的熱情。克萊蒙研究生金融專業,去年全班超過一半是中國人。其中不乏辭掉國內工作而來的學生。而據美國媒體報道,目前連中國來的大學部留學生,也大量申請金融相關專業。
但參加過投資銀行摩根史坦利招聘會的南加大博士學生趙洪卻說,對外國人,投行更喜歡要數學或物理類博士等高端人才,以便開發新投資產品。而專業要求不高職位,還是美國人天下,留學生和當地學生相比根本沒有任何優勢。
不過留學生卻不這么想。去年來克萊蒙讀金融的劉暢的夢想,是來積累人脈,以便回國后搞基金。但她的同學卻說,誰會愿意把錢給一個20幾歲的孩子管理?
為增加簡歷分量,很多留學生開始考注冊金融分析師(CFA),第一次考試費就要上千元,一共分三級。雖然這個昂貴的考試能否幫助他們找到工作還不確定,但大多數人都趨之若鶩。(記者:張越)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