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斯·皮里爾斯坦和杰西卡·紀分別是School Choice International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和大中國區首席代表。皮里爾斯坦女士既是一位教育家,還被美國《財富》雜志評為十大最具影響力女企業家。杰西卡·紀則是5歲從河南移民美國,最終被哈佛大學錄取,擁有哈佛東亞研究學的文科學士學位的哈佛女孩。3月3日,莉斯·皮里爾斯坦和杰西卡·紀專門從上海辦事處來到鄭州,分別考察了河南知名留學機構,與負責人暢談了美國留學的眾多話題。考察期間,記者專門采訪了留學機構專業人士,請他們就留學過程中的安全問題進行全方位的解讀和提醒。
專家提醒
了解身邊的危險
留學在外,承擔的不僅是個人的夢想,往往還有家人的期望。尤其是對于那些年齡尚小的留學生而言,他們的安全更是家長關心的問題。應該指出的是,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西方發達國家都是非常安全的,并不像一些影視劇中表現的一樣。但是犯罪和不安全因素還是存在的,作為學生身在異國他鄉,應該了解在自己的周圍還存在危險。需要提醒的是,在國外多數的犯罪行為是針對財物,而不是人,比如一個包、一部手機、一臺手提電腦等。因此如果提前采取措施,有效避免財物損失,就是規避風險。
防范危險主要應注意以下幾點:一是不要故意擺闊。盡量使自己成為當地的“普通”人,不要顯富炫耀。二是錢要存入銀行。外出只帶夠花的零用錢,如用較大數額款項時,可帶上銀行卡。三是搞好人際關系。不要自恃富有,萬事不求人,不和別人交往,如果那樣,有意外發生別人也不知道情況,就無從幫助。應搞好人際關系,有意外發生好及時報警和互相幫助。
人身安全
要懂得自我保護
美國的許多高校并不在大城市里,而是位于人口較少,位置較偏僻的郊外,一些世界知名的學校周圍就是社會治安不太好的社區,因此美國的所有學校都擁有自己的保安和警察,校園內部非常安全,在校園外面則需要當心。所以說起留學期間的人身安全,首先大家要樹立自我保護意識,入校時認真閱讀學校的入學守則,對涉及人身安全的內容要認真領會和遵守,一般不走出校園,特別是不單獨走出校園,晚上更要避免單獨出校園。如果確實需要出來,可以向學校報告,由學校的保安負責安全。在美國的高校,你可以居住在學校提供的宿舍,也可以自己在外面租房子,剛剛開始留學生活的人要盡量住在校園宿舍,不提倡自己在校園外租房子。
另外不要去市中心和“不安全區”。主要城市市中心的犯罪率要比其他地區高。你的包、手機、電腦在市中心要比其他地區更容易被盜。在市中心,尤其是晚上,更容易碰見由于醉酒和吸毒而發生的暴力危險。如果在游戲廳、網吧里逗留,真正的危險是你會被壞人視為潛在詐騙或勒索對象。
大多數犯罪都是乘虛而入的。如果小偷想好他們可以拿走什么東西,他們就會采取行動。在夜間如果你成為犯罪的受害者或目睹了所發生的事情,周圍幾乎沒有人可以幫助你。但是如果你和別人在一起,你就會安全。和你在一起的人越多,你成為受害者的可能性就越低。年輕女性更應多加小心,避免在夜間獨自行走。
一些新西蘭留學生,最近遭遇了地震自然災害的侵襲,人身遭到了傷害,甚至失去了生命。在自然災害較多的國家和地區留學,一定要提前學習和掌握必要的避災知識,學校安排的相關學習和逃生訓練,不能當做可有可無,而要認真嚴肅地面對。即使在自然災害少的國家,必要的人身安全知識還是需要掌握的。
交通安全
遵守規則很重要
在美國,駕駛員很注意禮讓行人,但是行人也要嚴格遵守交通規則,千萬不要出現闖紅燈、不走斑馬線、翻越護欄等違反交通規則的行為,否則不僅要受到罰款等懲罰,更可能遭遇車禍,因為這里的汽車都是按規則高速行駛的。
留學生如果自己駕車,一是購車要注意質量。很多同學都買二手車,但是,剎車往往有問題,這樣很危險。考慮廉價的同時,一定要注意車的質量,同時一定要給個人和車買保險。二是要依規慎行。要熟悉當地的交通法規,認真遵守。三是駕車出行中注意安全。開車送朋友回家,要等朋友進了家門再離開;上車前注意周邊有沒有人,上車第一個動作是按下門鎖,以防有人突然開門而入,同時注意觀察后邊是否有人跟蹤;行車時一定把車門反鎖,停車熄火熄燈后,留在車內稍作觀察再開門出來,值錢的物品要放在看不見的地方。最后是防止假車禍,為了防止假車禍、真搶劫,碰到車禍,千萬不要馬上出來,最好先冷靜觀察對方是否有好幾個人或來者是否有異常舉動,如有最好馬上走開,同時按喇叭,引起旁人注意。
財產安全
要改變生活習慣
中國人有隨身攜帶現金的習慣,購物辦事都喜歡用現金,而在國外則主要使用各種卡,現金使用較少,隨身攜帶現金的人更少。在國外一般來講比較安全,如果遭遇搶劫,中國人往往容易成為襲擊目標,主要原因是他們身上藏有現金,竊賊每次都會有所收獲。如果大家出門不帶現金,家中和宿舍也不存放現金,就能夠有效減少財產損失情況發生。
認真掌握下列注意事項,可以有效避免被竊,并保證自己的安全:
一是不要攜帶現金。隨身攜帶大量現金是很多中國學生的習慣,留學專家提醒,千萬不要把大筆現金帶在身上,也不要把錢放在家里或寄宿家庭里。剛抵達留學目的地的學生應立即把現金存入銀行。以前曾有學生的書包和錢包在學校、餐館以及火車上被盜。如果你錢包里的錢不多,這不算大的損失。通常情況下錢包里最多放一百元就可以了。
二是不要攜帶自動取款卡(ATM)或信用卡,通過用你的自動取款卡或信用卡,別人可以得到你的大筆錢。如果你丟失了錢包,或裝有你信用卡的錢包被盜,你就向別人提供了能進入你銀行賬戶的機會。他們可以用你的信用卡花錢(偽造你的簽名),他們可以到某個銀行取走你的錢,只需在柜臺前偽造你的簽名就可達到目的。如果你被威脅提供密碼,或從銀行取錢,而你如果未帶卡在身邊,他們就不會有此機會。只有在你需要取錢的時候,你才應該將卡帶在身邊。如果你的卡遺失了或被盜,你需立即報告銀行。
三是既不要借錢給你的朋友也不要向你的朋友借錢。有的學生向剛剛抵達的新生借錢,他們與新生“交朋友”,有時甚至在向他們借錢之前成為“很好的朋友”。事實上真正的朋友是不會向你借錢的。有關人士提醒,在大多數情況下,你所借給其他學生的錢,是不可能要回的。在有些情況下,同學之間的友誼會因為借錢的問題而被破壞。而另外的可能是學生由于借錢給別人或向別人借錢,往往成為被威脅或勒索的受害者。留學行業有關人士提醒,留學生要學會保護自己,千萬不要向任何人透露你在銀行里有多少錢。此外,要小心和你交談的人問有關你父母做什么工作、他們有多少財產等。如果有人問你要錢,即使他們說只是借,也應立即向你所在學校的工作人員報告。
心理安全
應學會與人溝通
在國外留學,由于語言、社會環境、社交環境等原因,留學生難免會產生孤獨感,加上學業的壓力,生活的不習慣,產生困惑、煩躁、恐懼等心理問題是不可避免的。這就需要扭轉一種觀念,找心理醫生不丟人。在國外,找心理醫生是很自然的事情,只要自己感覺需要,就會主動去找。在國內則認為是一件很丟人、不可告人的事情。一般來講,自己心里有解不開的疙瘩,不到萬不得已,不愿意讓別人知道,而是憋在心里,自己慢慢消化,連告訴父母家人都不好意思,更不要說找心理醫生。在國內還有一種偏見:只有患了精神疾病,才會找心理醫生或者心理咨詢師尋求幫助。
獨在異鄉為異客,有些時候內心孤獨是難免的,如果得不到及時的疏導和排解,最終會變成疾病。只要心情郁悶,就應該找心理醫生,把苦惱排解出來。平時一些解不開的結,也應該及時告訴老師和學校,多做溝通,國外學校從來不會輕視,有求必應是基本的要求。但如果你憋在心里,外界不知道,越積累越多,就會引發一些悲劇。
最后建議,在離境之前,為最大程度地規避風險,建議為學生投意外險等險種,目前世界最大的保險公司AIG專門開設“留學意外險”,可為學生提供較周全的保障。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