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國家,credit(信用)是和一個人的honor(榮譽)聯系起來,息息相關。
中國留學生出國后為了貪一點點小便宜而吃了大虧的事情時有發生:有的人考試作弊被遣送回國,有的人長期在網上倒買倒賣變相賺錢被FBI警告,有的人申請過多的信用卡,開了太多的銀行賬號,最后沒有任何公司愿意提供給他 貸款……這些經驗教訓都是中國留學生缺乏對credit——“信用”的認識而引起的。
良好信用史受益匪淺
談起Credit(信用),著名留學教育家謝杭東老師說,不可不提信用卡。
國外銀行信用體系較為成熟,留學生到了國外后辦理一張信用卡,方便交納學費、父母匯生活費,以及平時的日常支出使用。
以美國為例,銀行體系中記錄著每一個人的“信用史”,顯示信用卡公司查詢的記錄。學生申請的所有信用卡公司都可以看到你以前申請的日期、從哪一家公司申請的。“想想看,如果你一下子申請五六張卡,后面的公司一看,八成會想,這個家伙怎么這么缺錢花?還是小心為妙,這次先不給他信用卡了。”許多中國留學生受了同胞的慫恿,一次想要申請多張信用卡,結果遭到拒絕。
有了信用卡,一定要按時付賬,否則一是會影響信用記錄,二是要罰錢的。一般信用卡都可以申請網上付費,或者申請自動付費,從你銀行賬號里直接扣除,對于常忘事的同學特別有幫助。
另外,申請買房買車貸款,申請手機,申請apartment(公寓住宿)時,好的記錄能大大降低你付利息的年利率!從一開始就好好照顧credithistory(信用史),能讓你受益匪淺。
作業抄襲被開除
英國華威大學學生Tommy,在作業提交截止日期的前一天還沒完成作業論文,非常心急。他在既是舍友也是高一級師兄的電腦里發現:師兄上一年的一次作業和自己的論文題目一樣,于是就師兄的作業稍改了標題,內容基本不改,然后當自己作業上交。結果被教授發現,后被開除。
資深留學顧問鄒肇煌說,不僅在英國,在澳洲、美國、法國、德國等國家,學術作弊是非常嚴重的問題,抄襲、剽竊他人的學術成果都屬于學術作弊,不僅僅關系到個人對待學問的態度問題,還關系到個人的品質問題。
抄襲作業在部分中國學生眼里,不算一件大事,平時在網上下載或者參考他人的作業內容,都不會被譴責或者受到嚴厲的處分。但在外國讀書,尤其要加強“知識產權”意識。在寫論文時候,需要引用別人的觀點或者材料必須注明,如果不標清資料來源,就很可能被看作剽竊他人作品。
另外,國外大學的數據系統設有學生的習作及考試論文的數據庫,供學生彼此學術分享和交流之用,如果有學生抄襲同學論文,很容易被發現。案例中的那位華威學生,就是教授在數據庫中檢索出相同的文章而被發現抄襲作業。
公交車逃票信用受損
中國留學生JACKY在德國完成了學業。他的學業成績相當不錯,德語很流利,但是在當地找工作非常不順利,因為他在留學期間曾有過公共汽車逃票經歷,導致個人信用記錄受損。
西方國家十分注重誠信,在西方人看來,誠信是最不可或缺的個人品質。JACKY曾在公共汽車逃票, 在德國雇主看來是相當嚴重的誠信問題。也許JACKY是因為節約,或者只是忘了購票,但西方人對這種行為是比較反感的,如果被抓住,記錄在案在所難免。
另外,有中國留學生為了賺更多的生活費,逾期滯留非法打工或逃打工稅。可能是因為對打工政策沒有足夠的認識,也可能是發生經濟困難,但無論何種原因,被發現將會有嚴重的后果,比如被遣返或者記錄在案。
-記者手記
“小事”可能留“案底”
在簽證審理過程中,一旦發現有造假行為,即使是更改學校通知書有效期這樣的“小事”,都將被拒簽,而且還可能留下“案底”,斷送留學前程。
留學不僅僅是增長學識,還是對個人品行修養的一個考驗。西方國家十分注重個人信用,他們認為,credit(信用)是最不可或缺的個人品質和最重要的人生財富。因此,在申請海外學校、簽證時,都應量力而行并實事求是,不要抱投機取巧的心態,更不要弄虛作假,才能讓自己的留學之路走得更平穩。
出國前簽證材料的準備需提供真實材料,不然會引起嚴重的后果。提供的虛假材料包括假的畢業證書、假存款單、假的擔保文件等等。這有可能是學生一方造成的,也有可能是一些不良的機構為提高辦證成功率而為。
資深留學顧問鄒肇煌介紹,各國使館簽證處都有反作假機制及手段:澳大利亞———所有中國大陸申請者均被要求將申請材料直接寄往澳境內的審理中心評審;加拿大——設立調查小組對付假材料,申請人一旦被查出造假,不僅被拒簽,而且在兩年內不得再申請赴加的任何簽證;美國——很多大學采取針對中國留學生的資格審查措施,嚴懲欺詐行為……
申請人一定要真實提供各項資料,如果出現無法提交的文件,應說明原因,一定不要采取作假的行為,否則一旦被發現將得不償失。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