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的留學市場注定將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美國年,越來越多的成功案例清晰地表明美國留學簽證形勢大好已是個不爭的事實。
教育理念各不相同
由于中美兩國文化淵源不同,對于教育的理解也存在著不小的差異。中國的教育基本上是一種應試教育的模式,一切的教學活動均是圍繞考試來進行的。教師嚴格按大綱準備講議,學生則以教師為中心,以書本為依據,按部就班地完成整個學習過程。這種模式從小學一直延續到大學畢業,客觀上造成學生長期處于被動的求知環境中,壓抑了個性的發展,專業與實際脫節,直接導致就業道路的不暢。
而在美國,學校則以學生為中心,更注重學生的個性和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尤其在中學的基礎教育階段,美式教育著重文科,不會像中國學生那樣在數理化上做大量的習題。美式教育認為視野的開闊對任何的實際工作都很重要,而文科中的歷史、閱讀等課程有助于學生開拓視野,受益終生。為了充分發展學生的個性,美國的學校除必修課外還開設了很多選修課程,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學習,在快樂中掌握知識。
衡量優等生標準各異
據留學顧問介紹,在日常咨詢過程中常碰到一些國內的優等生申請不到美國學校的獎學金,甚至連普通錄取都難的情況。其實,東西方的價值觀差異決定了中美兩國在認定優秀生的標準上差距甚遠。在中國,學習成績的好壞似乎已成為評判優劣的決定因素,只要成績優異,國內再好的學校都隨便進。但在美國學習成績只是判別個人潛力的考量因素之一,學校更多地會關注學生的社會活動能力及有無特殊才能,以決定是否錄取或給予獎學金。因此,留學專家在總結經驗時指出,申請美國學校時僅有較高的語言成績和在校學習成績是不夠的,必須在申請信中著重突出學生的特長和社會實踐能力。每個學生只要充分挖掘個人的閃光點,總有合適的美國學校向你敞開大門。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