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寄宿:雙向交流很重要 應尊重當地習俗
由留學國校方介紹的寄宿家庭,自然會有各種類型。然后專家并不主張寄宿在華裔家庭,因為這些家庭往往講中文,對留學生的口頭語言能力的提高不利。
有些家長總希望找一對老年夫婦的家庭,這有利有弊,利在多關照、善監管,弊在有距離、少溝通。有些家長對寄宿家庭的子女的要求是:子女少一點,甚至無子女,可以讓自己的孩子仍能像“貴族”一樣生活。其實,獨生子女長期在孤獨中生活,寄宿家庭有子女也許會有“伙伴”的感覺,有利于留學生的心理成長。
雙向交流很重要
遠離家人,面對陌生者,對留學生來說,自然會失去一種生活的平衡,甚至一度還會產生恐懼感。要緩解這種心理矛盾,唯一的途徑就是交流,而且這種交流應該是雙向的。
中國人往往內斂,比較羞于與人交往。寄宿在老外家里,要主動與家人溝通。比如,西方人少食多餐,即使午餐也是吃些三明治之類的食物,加上水果、飲料充饑。一位學生接過老外給他的二、三片面包,感到吃不飽,心里在嘀咕老外的“摳”,可又不主動交流,更不敢理直氣壯地索要,結果餓了自己。倘若你或明言沒吃飽,或自己主動去取,老外也不會產生異議和另眼相看的。
生活自理多做家務
獨生子女在自己家里,大小事情全由家長包攬,造成生活自理能力較差的現象很是普遍。在寄宿家庭,個人生活必須自理,例如洗衣褲,清掃房間等。
寄宿家庭多為工薪家庭,收入不是很豐厚,也不會雇人幫忙做家務。因此,留學生還應盡力幫著多做些家務,如收洗餐具、除草、遛狗等,要戒掉“貴族”派頭。
尊重當地生活習俗
由于東西文化背景的不同,生活上難免會有一些差異。留學生在寄宿家庭不可能要求人家適應你的生活習俗,相反,你必須逐步適應他們的生活習俗。例如沐浴,加拿大將肥皂、沐浴露、洗頭液等都視為私人用品,即使是家人也不能共用,你必須自備。留學生在寄宿的過程中,通過與家人的“零距離”接觸,應盡快盡多地了解當地的民情民風以及生活習俗。當然,如果有正當的理由主動向主人提出,寄宿家庭一般也會酌情考慮。如中國孩子不適應吃冰牛奶,而老外視這為常事,你可以說明理由,自己將冰牛奶煮一下喝,這并非苛求。
主動融入寄宿家庭
雖說寄宿的時間不長,短者三四個月,長者三年,但在這些歲月里,作為一個留學生只有主動融入其中,才會有一種家庭的溫暖。留學生切忌沉默寡言,切忌閉門讀書,而要多與身在同一屋檐下的“家人”交流,不要怕自己的口頭表達不善而羞于啟齒。
留學生要尊重主人,善待弟妹,首先從感情上融入這個家庭。舉個例子,有位在美國紐約寄宿的中國留學生在主人的生日那天精心準備了一份禮物,讓主人有個意外驚喜,留學生與主人的心理距離一下子就拉近了。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