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手禮,通常是指交往雙方以握手的形式互相致意。它既為中國人所慣用,又普遍適用于國際交往之中。唯有一些較為保守的東方國家,才禁止異性這間行握手禮。正規的握手時,有以下三點事項值得注意:
一是注意方式。
在行握手禮時,雙方均應起立,并迎向對方。在伸手與他人相握時,應手掌垂直于地面,以右后與對方右手相握。應注意握住對方手掌的全部,稍許用力,上下晃動一兩下,并且停留兩三秒鐘。在此過程中,還需要目視對方雙眼,并且面帶微笑。
二是注意順序。
握手時,在其順序上講究"尊者居前",即由雙方之中地位為尊者先行伸手。女士與男士握手時,應由女士首先伸手;長輩與晚輩握手時,應由長輩首先伸手,職務高者與職務低者握手時,應由職務高者首先伸手。唯有賓主握手時較為特殊:客人抵達時,應由主人首先伸手,以示歡迎;客人告辭時,應由客人首先伸手,以示請主人就此留步。當一人與多人同時握手時,由可“由尊到卑”或“由近而遠” ,依次而行。
三是注意禁忌。
在對外交往中,握手禮有下列五條禁忌:第一,不宜用左手與他人相握;第二,不宜用雙手與異性相握;第三,不宜與多人交叉握手;第四,不宜戴著墨鏡與人握手;第五,不宜戴著手套與人握手。
握手禮如今已是最為普遍的交際禮儀,它憶經成為世界各國各民族之間人們所通用的見面禮和告別禮。不過世界上空間何人何時最先采用這種禮節,幾乎已無法考證。據說握手禮儀最早發端于原始時期,當時人們尚處于刀耕火種的狀態,人們在狩獵或戰爭時,石塊、棍棒等武器不能離手,以提防不測。遇到陌生的人時,如果雙方均無惡意,大家都要放下手里的武器,并且伸開手掌,讓對方撫摸一下自己的手掌心,以表示手中沒有武器,這種"提防"的習慣幾經演變,就成為了當今最為流行的國際禮儀。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