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文化部主辦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書畫裝裱、古籍修復技藝方向)培訓班于5月27日在我院開班。省文化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陳瑤,院黨委書記朱海閔,50多名非遺項目傳承人及相關從業人員,文化管理系相關專業師生等出席開班儀式。院長黃杭娟主持開班儀式。
陳瑤在講話中表示,非遺保護工作開展以來,浙江取得了令全國矚目的成績,創造了非遺普查的“浙江模式”、非遺名錄“浙江現象”、非遺保護“浙江經驗”,被文化部列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培訓計劃”的重要省份。浙藝作為今年全國57所非遺培訓高校之一,有著長期從事非遺保護研究的基礎。她要求強化“三個理念”,即“強基礎、拓眼界、增學養”的提升理念,“讓現代設計走進傳統工藝,讓傳統工藝走進現代生活”的傳承理念和“教學相長”的互動理念。深刻理解非遺項目的核心價值,提高文化素養、審美能力和傳承水平。
朱海閔在致辭中表示,浙藝積極適應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構建的需要,增設了公共文化服務與管理、文物修復與保護、博物館展示藝術設計、文化創新與策劃等新專業。學院被省文化廳授予浙江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和傳承基地,也是全國職業院校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示范專業點。文化部、省文化廳推出傳統技藝傳承人群系列培訓,立意高遠,浙藝有幸承擔部分培訓項目,在省文化廳指導幫助下,改善課程設置和硬件保障,延請國內知名學者、資深行業專家加入師資團隊,將積極做好各項教學安排和服務保障工作。
培訓班學員在為期一個月的時間里將學習中國古籍的復制與流傳、書法文化與非遺保護、字畫裝裱及保護等課程。陳振濂、吳格、任道斌、宋建明、郭藝、汪自強、魏立中等名家陸續授課。培訓班還將組織學員赴浙江圖書館古籍修復中心、西泠印社、嘉業堂藏書樓、浙江省博物館等地進行現場觀摩教學。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