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啟動本科高校分類評價管理改革
改變千校一面局面
光明日報杭州8月28日電(記者陸健、嚴紅楓 通訊員武怡晗)浙江省教育廳日前發布《浙江省本科高校分類評價管理改革辦法(試行)》,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在本科高校試行分類評價管理辦法,改變高校千校一面的局面。一些沒有競爭力的弱勢專業,將會停招。
據介紹,浙江省從兩個維度對高校進行分類:根據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師資隊伍等因素,將高校分為研究為主型、教學研究型、教學為主型;根據學科門類、專業大類及專業數量等,將高校分為多科性和綜合性。兩個維度結合,浙江省的高校被劃分為6種類型,即綜合性研究為主型、多科性研究為主型,綜合性教學研究型、多科性教學研究型,綜合性教學為主型、多科性教學為主型。
在此基礎上浙江各高校按照分類標準指引,根據自身實際和發展定位選擇申報,一旦選擇,原則上3年內不得調整,以促進學校專心按分類定位辦學。比如浙江工業大學申報的是綜合性研究為主型,浙江中醫藥大學申報的是多科性教學研究型,浙江水利水電學院申報的是多科性教學為主型。
“以往國內外評估機構對高校的評價,多以統一標準衡量學校,且又以學科科研評價為重。缺乏對教育教學、人才培養方面的評價。”浙江省教育廳高教處處長韓劍說,這次改革的目的就是希望改變這種單一的評價體系,高校能做好自身定位,把自己的特色做強做大。
據悉,這份新的評價標準滿分1000分,有高校人才培養、師資隊伍、科學研究與社會服務水平、學科專業建設、國際交流和學校影響力這六大指標。和以往比,它更注重人才培養和社會認可度。之后,教育主管部門每年將會對高校進行打分、排名,對于發展好的高校,將有財政撥款支持。
浙江中醫藥大學副校長李俊偉坦言,作為一所中醫藥特色大學,此前很難跟綜合性大學競爭。現在,學校將自身定位為多科性教學研究型高校,就可以一心一意發展自身優勢學科,避免和其他大學的同質化競爭。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