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篇
案例分享
給孩子買手機,讓她知道自己要自立了
家住黃埔區的準初一新生小嵐,暑假期間收到了父母買給她的手機,在帶來喜悅的同時,這似乎也象征著小嵐身份的轉變,“爸爸媽媽覺得,上了初中后,很多事情都需要我自己完成,要經常自己出門、課余時間也要多跟父母和同學聯系。”
小嵐的媽媽鐘女士則表示,“上了初中,自律性變得很重要,小孩應該學會自立,能為爸媽分擔一些壓力。”盡管小嵐進入的是離家不遠的科學城中學,但鐘女士也早早跟小嵐“約法三章”,“首先是放學獨自回家要注意安全,其次是初中不能放任自己,還有就是培養獨立思考能力,例如定一所心儀的高中作為目標并為之努力。”鐘女士表示,盡管初中孩子還不算很成熟,但也希望她能在初中學到什么是責任,“初中形成的習慣和人格,會讓她終身受用。”鐘女士表示,暑假期間沒有特地為孩子做什么升學準備,“但會暗示她已經長大了,她自己也會主動問別人初中生活是怎樣的。”
校長支招
人生“朦朧期”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初一新生從小學生 升級 為中學生,最大的變化就是自身角色的轉變。”談到準初中生,廣東省人民政府督學、廣州市南武中學校長陳祥春也認為角色轉變相當重要,“這種角色轉變賦予初一新生的意義是,他們意識到自己真正懂事了,從初中開始,他們要學會管理好自己,思想和行動都要有規則。”他認為,初中階段正是人生的“朦朧期”,學生最重要的是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在學習方面,陳祥春指出,到了初中學習內容已經開始增多,有一定的難度,不同科目的知識之間建立了邏輯聯系,“除了認真聽講,學生要多問問題、做好筆記,初中是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階段。”
政策影響
指標到校比例或增多須好好研究
陳祥春表示,從現有文件來看,預計三年后中考的變化不會太大,“要說有什么變化的話,那就是指標到校政策在從今年算起的三年 試用期 后,會有怎樣的微調現在還不好說。”但陳祥春表示,目前業內普遍認為未來指標到校的比例會有一定上升,“未來三年,學生和老師都要好好研究指標到校的志愿填報問題,利用好指標,甚至能夠扭轉幾十分的劣勢。”
此外,在三年后的高中選擇上,這批學生或會有更多新學校可選,因為廣州市教育局近期公布的《廣州市中小學發展策略研究與布點規劃》(草案)稱“按照略高于戶籍人口需求的規模保障高中階段教育設施用地,并根據需求變化趨勢逐步加大高中階段辦學規模。”到2020年,廣州普通高中優質學位供給率80%以上,其中不少新城區如天河東部、黃埔、南沙等將建設多家完全中學,天河東部還不乏執信這樣的名校新校區。
高一篇
校長支招
沒上理想高中要“淡定”
對于高一新生來說,經歷過中考的他們,大多都根據各自的成績入讀相應的學校,學生對將來的學習生活會比初中生有更完整的設想,高一新生對角色轉變的感覺不如小一、初一新生強烈。有中學校長認為,高一新生進校園,重在適應學習壓力,不要逃避對高考的準備。
陳祥春向南都記者表示,高一新生已經適應了三年的初中生活,思維方式和學習能力都相對成熟,因此高一新生面對新學校整體會淡定一些,調整自己最重要在于“適應”二字。“有的學生可能中考成績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覺得沒有上理想高中是個很大的打擊,這部分學生要重新振作起來,發覺學校的亮點。”
此外,陳祥春還表示,根據過去的經驗,有的學生進入高中后會有精神的松懈,這種松懈的情緒甚至會對三年后的高考產生負面影響。陳祥春認為,自打高一入學,新生就該意識到高中學習內容的深度和難度相比初中會有質的變化,“尋找新的學習方式同樣重要,到了高中,自主學習能力是時候發揮出來了。”
政策影響
“3+3”高考新政對本屆高一新生影響不大
按照廣東省今年印發的《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廣東高考政策將在2018年正式啟動,未來統一高考將實行“3+3”的考試模式、考試科目組合上不分文理科等一系列調整,將會為高考帶來重大變化,不少家長也擔心“過渡期”間,學生要適應很多新的變化。
對此,陳祥春解釋,今年的高一新生及其家長無需太擔心高考政策的改變,“從時間表上來說,2018年才算是正式 公布 新的高考方案,也就是說2021年高考的學生才會參加 新高考 ,并非從今年開始算起。”
不過,陳祥春也對今年的高中新生提出了三年后高考的建議,“盡管大方向沒變,但是高考每年都有微小的變化,比如今年11月在新的課程標準頒布后。”陳祥春認為,盡管新課標更關注學生的德育培養,但高考有其特殊性,在“以德樹人”的基礎上也不能忽視學生的成績。此外,2016年高考廣東時隔多年回歸使用全國卷,高考難度上升考生出現了一定不適,未來還存在一定變化,對此陳祥春認為,高中課程仍要根據全國卷的特色對學生加強培養。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