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31日),2013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學校體育類招生專業考試在上海體育學院舉行,560名考生參加了身體素質和專項技術兩個大項的體育專業考試。今年,上海報考體育類的學生較去年減少了30余人,仍呈下降趨勢;而從現場考試結果看,體育類考生總體身體素質也呈現下降態勢。
高分鳳毛麟角
今年體育類專業考試首次全部采取了“標準化”模式,比如跑步、推鉛球等項目,都使用了電子測速、紅外線測距的技術,與正式比賽沒什么區別。但考生參加“標準化”測試時,成績明顯一年不如一年。上海體院招辦教師龔燕萍參與了多年的體育生招生工作,她說今年得90分高分以上的人可謂鳳毛麟角,多數學生的專業成績估計在50至70分之間。
大多為博加分
以前,社會有種說法:“成績不好,不如唱唱跳跳”,意思是如果文化課成績不佳,可選擇體育類、藝術類,或可彌補高考考分的不足。記者昨天在考場外發現,多數家長讓自己孩子報考體育類,都是希望能為高考“加分”,并沒有考慮孩子對體育有沒有興趣。來自市教育考試院的信息則表明,體育類本科專業的最低文化控制分數線不低于本市第二批本科文化錄取控制線的70%。
“報考體育類,表面上看二本線能打七折,但其實并非如此。”龔燕萍解釋說,以上海體院本科體育類招生為例,高考考分占55%,專業考試成績占45%,由于多數考生的專業成績在70分以下,那么,對他們的高考成績要求則相應提高。從過去兩年的情況看,考生高考成績只有在接近二本線時,加上專業成績,才有可能被體院錄取。
普遍忽視體育
龔燕萍表示,不鼓勵考生搞突擊,畢竟,競技體育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專業訓練。目前,上海高中學生中,忽視體育的現象還是比較普遍的,總體的環境造成了體育生整體素質降低。龔燕萍認為,中學應引入多種機制,鼓勵學生參加體育鍛煉,培養對體育的興趣,“我們希望招進來的學生,更多是出于對體育的興趣,而不是為了拉分。”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