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難畢業季”在當下已不是新鮮詞,然而當2016年創歷史新高的1200多萬應屆畢業生找工作時,著實感受了一把“壓力山大”。此前媒體就曾報道,今年部分畢業生為找到好工作或拿到可觀的薪水可謂絞盡腦汁,不僅研究各類筆試、面試“套路”,還在“顏值”上下狠功夫,不惜花重金“重塑自我”,希望給面試官留下好印象,以提高面試成功率。日前,一項關于顏值與求職的調查,結果出乎意料,大部分受訪者表示不會因為工作而“升顏”。
據了解,該項調查主要針對2016年應屆畢業生,回收有效樣本數超過20000份。當被問及畢業求職時應具備的條件時, 64%的受訪者表示個人能力最重要。
僅有24%的受訪者認為工作與顏值有關。當被問及是否會因為工作原因整容或微整形時,超過55%的受訪者表示對自己“顏值”非常自信,約28%的人表示不會因工作微整或整形,更有31%的畢業生表示完全拒絕“拼顏值“的工作,僅有約8%的受訪者表示會考慮整容。
從性別來看,女生對于“顏值”的重視程度更高。在受訪人群中,約15%的女性畢業生會考慮在就業前整形或微整形,不過,也有57%的女性畢業生會考慮通過化妝、置裝來提高“顏值”。
“我覺得自己很漂亮啊,面試時會化個淡妝給面試者留個好印象,雖然現在微整很流行,但工作還是要靠實力說話,”受訪人曉冬今年高職畢業后順利簽約一家食品企業,在流水線崗位工作。
的確,“顏值”或許會給人留下臨時的好印象,但與某企業HR招聘人員深入交流之后,個人展現出的言行舉止、思維方式等是無法靠“顏值”去修飾的,扎實的“內功”才是根本,這個世界不只 “看臉”。
不可否認,部分職業出于崗位需要,對求職者的形象會有一定要求。此次調查數據同時顯示,對于認可“顏值”高有利于求職的畢業生群體,他們多青睞于銷售、行政、客服類職位等,這些工作常涉及對外溝通,很大程度上代表著公司形象,因此他們堅定認為“看臉時代,顏值是必殺利器”,甚至是“長得丑,沒人要”。
不同行業對員工的“顏值”要求確有所差異,例如服務行業或窗口行業,可能對于“顏值”或存在需求。但從理性的角度來看如果想要求職的崗位對外表形象要求很高,那么應屆畢業生可衡量利弊得失后,視情況而定。但是如果崗位更強調真實能力,則完全沒有必要跟風整容。“用人單位實際還是更注重求職者的個人能力、品質以及團隊合作精神等內在因素。”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