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第二季度中,電子商務和分享型經濟為中國的中西部城市和三線城市帶來了更多的就業機會。
近期,中國的某求職應聘網站及中國就業研究所聯合發布了第二季度的就業報告。報告顯示,73%的工作機會都源于中國東部,一線城市及東部城市繼續擔任創造新就業機會的主力軍。
然而與去年同期相比,中國中西部欠發達地區的就業形勢也有所好轉。中部地區提供了29%的就業機會,漲幅最大。提供23%就業機會的西部地區緊隨其后。
盡管三線城市和其它欠發達地區的漲幅相對較小,但與去年同期相比,這些地區就業機會增長高達27%。
中國就業研究所所長曾湘泉表示,第二季度的就業形勢總體上較第一季度有很大改善。單個求職者的崗位空缺比例指數從1.71上升至1.93。
曾所長稱,“下半年,指數可能會下降。就業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激烈。然而,總體就業情況正趨于穩定。”
某招聘公司執行總裁稱,當前隱藏在中國就業壓力下的最大問題是求職者和企業需求之間的不匹配。
稱原因很復雜。就業機會多的地區人口并不多。勞動力流動不足以滿足這個需求。此外,很多求職者更愿意在傳統產業求職,而這些產業卻正在削減職位。
比如,互聯網產業有11個崗位空缺,但申請人只有一個,而只有24個空缺崗位的采礦工業卻有100個人在申請。
分享型經濟和電子商務就是解決這種結構不平衡的方法。
某打車平臺軟件為17個省提供了389萬個就業機會,這些省份正因產業過剩而削減職位。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認為,中國正縮減產能過剩的產業,預計鋼鐵產業和煤炭工業的下崗人數將達到180萬。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