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學生劉同學向晚報幫幫團記者反映稱,自己在長沙某陶藝工作室兼職遭遇壓榨,工作了半個月,口頭協議稱兼職每月1500元,最后卻只拿到188元。涉事公司回應稱,劉同學突然辭職給公司帶來不便。
暑假是大學生找兼職工作的高峰期。大學生兼職,一方面是想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賺點零花錢。這當然是值得肯定的,但要想讓兼職真正達到原本目的,筆者認為,應把兼職當做正式工作來對待,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首先,大學生要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的正當權益。大學生暑假打工上崗前,一定要跟用人單位簽訂書面用工協議,哪怕只是短期的兼職,也要像正式工作一樣認真對待。這件事中,劉同學與陶藝工作室只有口頭協議,并無白紙黑字的協議,雙方一旦發生糾紛,就會各執一詞,難以調處。生活在法治社會,大學生理應成為懂法、守法、用法的活躍人群。兼職是大學生邁入社會的一小步,從這一步開始就學會穿好法律這件保護衣,不僅能更好地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而且也是走向成熟的標志。
其次,遇到有分歧的問題,大學生要學會多與人溝通,不能意氣用事。劉同學工作一段時間后,不想發傳單,但并沒有跟老板表達自己對此次安排任務的看法;咨詢其他發傳單者的工資后,她發現自己工資偏低,也未與老板商量,就直接發短信說不想做了,第二天也沒有再去上班。這種不遵守工作紀律的做法顯然是不妥的。如果她在面對問題時和老板保持良好的溝通,可能老板會考慮給予正常的薪酬,她就不會輕易辭職。即便辭職,也不會因為“不辭而別”而給對方的工作帶來被動。把自己的意愿跟老板表達,雙方多溝通,也有利于自身的成長以及工作經驗的積累。
總之,大學生對于兼職要鄭重其事,將其當作正式工作認真對待。當然,用人單位對于大學生兼職,不能戴有色眼鏡,更不應損害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雙方都認真起來,才能獲得雙贏。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