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成青年超40%薪水用來交房租
近日,連續報道了大學生畢業后租房的情況,并針對青年租房問題在線上發送問卷。截至昨日22時,得到了346位在滬應屆畢業生的回應。本次調查發現:超六成租房青年選擇“合租”、“拼租”和“群租”,近三成受訪者用超40%的薪水來支付房租。
在找房途徑方面,選擇用傳統路邊實體中介租房的青年占到36.95%,是最熱門的一種方式。相關調查顯示,八成受訪者覺得雖然實體中介要收費,但是找的房源相對來說靠譜。而線上APP租房中介成為青年的第二選擇。除了省錢之外,有受訪者表示:“APP比較明晰,可以直觀地看到在這個區域內有什么房間,房租是多少。”
近期,浦東、松江等區縣在探索針對青年人才的住房補貼,今后是否有更多區縣能夠給青年學生提供住房補貼或者公租房?企業可否為在滬打拼的優秀人才分擔部分房租壓力?我們拭目以待。
近日,青年報連續報道關注了青年大學生畢業后租房的情況,并針對青年租房問題在線上發送問卷,得到了346位在滬畢業生的回應。本次調查發現:六成租房青年選擇“合租”、“拼租”、“群租”,在滬青年租房者最看中獨立的生活環境。
形式
六成租房青年選擇“合拼群”
本次調查中,六成的受訪青年選擇“合租”、“拼租”或者“群租”。
在六成群體中,四成的租房青年與朋友一起合租。“和朋友租房省錢而且有依靠。在同等條件下,當然更傾向于和朋友住。”上海大學2015屆畢業的李同學覺得,和朋友租會更省心,不過室友難尋,一旦因為室友換工作或準備離職回家,她就不得不四處尋覓室友。14%的租房青年也正因如此,不得不選擇與陌生網友合租房子。
值得注意的是,9%的受訪租房畢業生選擇居住在“群租房”中。今年上海理工大學畢業的吳同學表示,一開始租房沒有經驗,加上自己不愿意付中介費,在信息分類網站上搜尋一番后,最終發現可以承受起房租的房源,多是房東改造后的群租房。“雖然危險、不合法,但為了便宜的房租,還是這么住了。”
此外,調查顯示沒有一位受訪青年住在親戚朋友轉租的房間。對此,應屆生易同學覺得“親兄弟明算賬”,如果與親戚間有租賃合約,整體會比較麻煩。“更何況親戚也沒有在上海有錢到可以有多套房產。”至于居住在自如、青客、魔方這類的商業青年公寓的學生,占到12%,與陌生人拼房合租的數量類似。在受訪租房青年中,僅有六名受訪者租住的是政府在區縣提供的青年公寓。
此外,在調查的346名學生中,5.2%的受訪者是公司提供宿舍,不需要租房。2015年畢業的井同學如今在浦東一家大型外企工作,200元一個月的員工宿舍讓她“幸福感很高”。
代價
近三成青年工資40%以上交租金
346位受訪學生中,有三成為2016屆大學畢業生。上海外國語大學2016屆畢業生歐同學在看到租房調查時,第一反應回復:“貴!很貴!”
房租到底占青年租房者的多少收入?青年報的調查顯示:近三成受訪青年工資的40%以上用來支付房租。不過,調查發現各比重的分布均勻,具體房租開銷多少因人而異。
房租占收入的11%到20%的比重為兩成,與房租占收入比重31%到40%的比重類似。調查中,約三成的青年表示房租的開銷在21%到30%。受訪者中,11%的青年的房租已經超過收入的一半。與之對比明顯的是,調查中,只有三位受訪者表示自己的房租開銷占收入的10%及以下。
在受訪青年中,房租金在一千元以下的受訪者數量僅有5名,僅占2.5%,房租費用在兩千以上的占據半數。其中,月租金超過四千的有6.9%。在北新涇租了一室一廳的小葛于2016年花4500元的月租定下了這戶房型,而她稅后的平均工資在六千元左右。“現在爸媽替我付一半的房租。”小葛表示雖然自己工作了,覺得不該拿爸媽的錢,但實在無法忍受與朋友合租的她還是“以房啃老”。在調查中,每月房租在兩千到三千的比率最多,為30%,在一千五到兩千的占28%,在調查的占比中排行第二。
實際支付的月租在3000元以上的占20%,但在調查中,僅僅6%的受訪者對房租的預算在這個區間。“之前天真,覺得租房也就2000元。”在租房的小洪表示,真正租到靠譜房源卻花了3500元。
國外青年的租房情況如何?《全球華語廣播網》澳大利亞觀察員胡方此前在媒體報道中透露,澳大利亞的青年大學生因薪水不高,也會選擇與朋友合租一整套房子。一間房間的房租,加上分攤的水電煤氣費,大約一個星期在200-300澳元左右,約合1000-1500元人民幣。通常一個大學生剛剛畢業之后的一周的周薪在稅后大約在600-800澳元左右,房租會占掉其中的三分之一,甚至是二分之一。
青年怎么看當下上海的租房價格?52.8%的受訪者覺得“非常高,如果不付房租個人會生活得有質量”。對逐漸升高的房價,四成的受訪青年越發覺得“難以承受”。認為房價不算高的青年僅有4.6%,認為房價完全不影響生活的僅有2%。
品味
青年租房者最看中獨立的生活環境
在滬青年租房者最看重哪些因素?調查顯示,“有獨立的生活環境”為最看中的因素,46%的學生認為這一點“非常重要”,30%的學生認為此點較為重要。青年選租房時看重的因素第二為距離公司近,其次為房租價格低。對青年而言,室內裝修好與合租室友性格相投為可有可無的次要考慮因素。
找到合適的房間需要多久?四成的受訪青年在一周內找到靠譜房源,但是55%的青年可沒有這么幸運,找了2-3周以上的房源。甚至10%的租房者找了超過一個月的時間,才尋到好房。
渠道
實體中介仍是找房源的主要方式
在找房途徑中,選擇用傳統路邊實體中介租房的青年占到36.9%,為租房途徑中最熱門的一個。在針對使用中介租房的調查顯示,八成的青年覺得雖然收取中介費,但是考慮到找的房源靠譜,所以依舊會選擇中介找房的方式。一成的青年覺得通過實體中介找房,比在網上找更放心。不過,有4%的受訪青年在通過中介找房時遇到問題,表示不會再選擇用中介租房。
當下,線上APP租房中介成為青年人的第二選擇,20.7%的青年以這樣的方式在上海租到了房子。“APP比較明晰,可以直觀看到在這個區域內有什么房間,房租價格是多少。”畢業一年的董同學表示,對線上APP直觀的租房體驗很滿意,自己也給不少朋友推薦。針對線上APP的調研顯示,28%受訪者認為“靠譜”,31%受訪者更是看中了其“不收中介費,省錢”。不過,新生的網絡APP找房軟件也存在問題,21%的受訪者表示不會再選網絡中介租房。
如今青年人的生活離不開網絡,在網上找轉租貼尋房源成為了13.7%受眾的選擇。三成的網絡貼租房客更是看重網絡轉租貼上的房價比市場價格便宜,還有三成的青年則是“耐不住寂寞”,想通過網絡合租房尋求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兩成通過網站貼租房的青年坦言:“和陌生人合租不安全,存在隱患。”
選擇如58同城這類綜合性網站租房的青年占據租房青年的16%。但是半數的受訪者覺得多為分隔的群租房,環境不好,僅有6%的受訪者覺得“環境不錯”。對于綜合類網站的租金價格,租房的青年有不同想法,15%的受訪者覺得比中介便宜,而18%受訪者認為價格高于普通中介租房。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