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我校正式發布2016年本科招生計劃,對我校今年招生規模、新增專業、教學管理、轉專業等考生關注的熱點話題進行了解讀。
招生總計劃3150名 與去年持平
2016年我校招生總計劃3150名,其中本科計劃2950名、專科計劃200名,與去年總體持平。本科總計劃2950名,其中文科招生336名、理科招生2614名。廣東省內計劃1643名,較去年略有增加。
2016年我校本科招生專業共30個,涵蓋理、工、醫、文、管、經、法7個學科門類,所有專業均招理科生。據介紹,今年我校在廣東省進一步穩定熱門專業招生計劃的投放,臨床醫學(本碩博連讀)、臨床醫學卓越創新班、臨床醫學、口腔醫學、法醫學、醫學影像學、中醫學、針灸推拿學、中西醫臨床醫學、康復治療學、生物醫學工程(本碩連讀培養)等熱門專業的招生計劃,占廣東省本科理科招生計劃的84%。
新增針灸推拿學 康復治療學首次文理兼招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新開針灸推拿專業,計劃招生60人,其中廣東省內計劃41人,省外計劃19人。該專業文理兼招,學制五年,畢業后授予醫學學士學位。針灸推拿學教研室主任黃泳教授介紹,我校從2008年就開設了中醫學(針灸推拿方向)。“廣東省內僅廣州中醫藥大學有針灸推拿專業,市場需求大,基于現在一帶一路、健康中國、建設中醫藥強省等國家和廣東省醫療衛生理念,我們申報了新開設專業,也順利通過了教育部審批。”
此外,參考國外高校康復治療專業招生及結合國內康復治療行業的現狀,經過充分論證,我校今年將對康復治療學進行首次文理兼招。早在2011年,廣東省殘聯就與我校簽署協議共建康復醫學院,掀開行業與院校合作新篇章,雙方將在人才培養、職業培訓等方面開展多項合作,康復醫學院大樓也即將在順德校區落成。
創新特色班小班教學動態管理
在長期發展中,學校吸收國內外最新教育理念,依托本校實際,形成了創新特色的培養理念。據介紹,我校今年繼續招收八年制臨床醫學本碩博連讀專業120人、臨床醫學卓越創新班學生40名,培養拔尖創新醫學人才。另外,生物醫學工程本碩連讀創新班招生規模為30人,實施校企協同聯合培養、本碩連讀培養卓越生物醫學工程師。
中醫藥專業名老中醫傳承班也是我校的一大特色,學校將在中醫藥專業學生中選拔30名入校后的優秀新生進入名老中醫傳承班,由最優秀的名老中醫擔任導師,實施全程導師制培養。學校還開設了預防醫學創新班,第三年開始選拔20人進入預防醫學創新班,采取導師制小班精英教育。
教務處表示,我校各類創新班、特色班在培養過程中實行動態管理,有分流淘汰,也將從其他專業和班級中選拔優秀學生進入創新班和特色班。優秀的學生如果在錄取時因高考分數不高未能錄取到這些創新特色班,今后還會有多次機會進入這些班里學習。
深入教學改革 院士級專家擔任本科生導師
學校緊抓教學中心地位不動搖,嚴把前端,管控后端,打通課程設置、師資隊伍、學生發展、教學實習等各個環節,形成一體化、個性化、開放式的綜合教學培養模式。深入開展醫學課程整合改革,對臨床醫學專業的課程體系,構建了14個基礎和臨床融通的整合課程模塊,體現了形態到功能、正常到異常、診斷到治療、疾病到病人、個體到社會的原則,并將職業道德、人文教育和技能訓練貫穿全程,是我校培養卓越醫師的重要舉措。扎實推進混合式教學,以網絡教學支持系統為支撐,實施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改革。大力支持學生個性發展。通過本科生導師制,聘任包括院士在內154名專家擔任臨床醫學八年制和卓越創新班導師,在八年制設立“臨床強化型”和“科研提升型”兩種培養模式,尊重學生個性化選擇。積極組織開展學生課外科研活動,在全校設立科研助手崗位、開展科研啟蒙計劃,為廣大學生提供科研訓練機會。此外,繼續完善學習支持。成立了學生學習支持中心,通過朋輩教育、教師輔導答疑等形式,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支持。
入校三次轉專業機會 “冷門”也炙手
轉專業是考生長盛不衰的熱門話題,據介紹,學校根據學生實際需求,進一步放寬了轉專業條件限制,今年學生入讀我校后有3次選擇轉專業機會。在入學后、軍訓期間即可申請轉入有調劑錄取的專業。學生還可以通過一、二年級末的2次專業調整機會申請轉專業學習。除臨床醫學、口腔醫學等個別熱門專業要求成績在當前就讀專業前10%的學生可以申請,其它專業由各學院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確定轉專業條件。
近年來,學校本科畢業生總體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專科生就業率達到98%。不論是就業率還是畢業生就業起薪水平均遠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甚至是招生時的一些“冷門”專業,在就業時都成為了搶手專業,就業率高、起薪高,如護理學、生物統計學、生物信息學、基礎醫學、生物醫學工程等。而青睞繼續深造的學子也是表現不俗,我校優秀本科畢業生免試推薦攻讀碩士研究生計劃逐年增加,2015年共有124名同學獲得推免生資格,成為我校和國內其他知名高校的免試研究生。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