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一家商貿公司在網上招聘貿易專員、助理,當時來應聘者有上百人,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根據簡歷,遴選了近20名應屆大學生來參加面試,但是最終只留下了一人。“很多應聘者雖然擁有厚厚10多本光鮮靚麗的證書,但在專業知識上了解得并不深入,更缺乏實踐能力,很可惜。”這位經理對此很是感慨。
這種情況并不少見。大學生考證熱背后引發的問題更引起社會關注。為此,記者昨天采訪學校、用人單位,相關專家認為,大學生在校期間,應以學習專業課程,提高綜合能力為主,考證只是就業的輔助條件,不能本末倒置。
現象
大三學生已手持8份證書
近年來我市大學生中刮起一陣考證風,大學中的考證熱到底熱到什么程度?記者采訪了解到,不僅高年級的同學熱衷考證,連剛上大學的大一學生對考證也格外青睞。
在我市各高校的公告欄、宣傳板前,記者看到各種有關考證報名和培訓的廣告讓人目不暇接。
校園中不乏考證達人,我市一所大學就業處老師告訴記者,普通學生都有4、5本證書,多的學生會考取10來本證書,他甚至還遇到過一個擁有15本各類證書的學生。
雖然還只是讀大三,但寧波工程學院經管學院的小錢同學已經手持8本證書了。昨天,他扳著手指一一向記者介紹,這些證書包括會計從業資格、初級會計、英語4級、普通話、外貿單證員、計算機2級、駕駛證,還有紅十字會發的救護證書,摞起來已有很厚一沓。
小錢考證目的很明確,他希望這些證能在自己找工作時有所幫助。他說:“這些證書,有些本來就是本專業需要的,考那些輔助性證書是為了將來就業更有優勢。”他的工作目標是銀行,小錢表示:“我在后面一年左右時間里,還要去考幾個證書,比如金融類的、英語6級,還有會計類含金量更高的證書。”
他告訴記者,從大一剛入學開始他就開始考證了,也的確花了自己很多時間和精力:“大學學業本來也挺忙,我同時還參加了很多社會實踐活動,考證時就要盡量協調、平衡自己的時間。”
學生想法
有證總比沒證強至少能證明能力
“拿著一疊證書應聘,給用人單位的第一感覺會不一樣,有自己的優勢。”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應用電子專業的小邵同學今年7月畢業,目前已經在一家企業見習了。在去年下半年,他參加了很多場招聘會,感覺各類證書給自己找工作加了不少分。
他告訴記者,自己從高中開始就踏上了考證之路:“高中時就考了CAD(網絡設計)工程師證書,大學后在英語、無線電、計算機等方面繼續參加考證,這幾年一直沒有停止過。”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