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警方5月16日確認,前幾日在德國失蹤的中國女留學生已經遇害。這名李姓女學生在德國中東部城市德紹·羅斯勞就讀大學,5月11日晚夜跑后失蹤。警方5月13日在其宿舍附近的灌木叢發現后經證實是她的尸體,頭面部受損嚴重。
隨著中國學子足跡遍布海外,不時發生留學生安全事件,就在4月底,一名在女留學生在悉尼被殺身亡。雖然這些都是孤立案例,但中國留學生屢屢成為受害者,再次提醒人們重視留學生安全問題,提醒留學生本人加強自我保護意識。那么,這些留學生安全事件又帶給我們哪些警示?
增強風險意識
上文提到的兩起案件,一起發生在德國,一起發生在澳大利亞,這兩個國家在我們印象中都屬于治安比較好的國家。然而,治安再好的地方,留學生也不能放松警惕,疏于防范。就在4月初,新西蘭最大城市奧克蘭一連發生4起針對亞裔留學生的暴力搶劫案,震驚主流社會和少數族裔社區,其中2起襲擊涉及3名中國留學生。
德國警方封鎖案發現場。
奧克蘭大學社會學家戴維·梅耶達認為,留學生更容易被犯罪分子當作目標,原因就在于他們對身邊環境不熟悉,從而容易將自己暴露在風險之中。
因此,獨自一人在國外留學,安全意識必不可少,例如不得不在夜間單獨出門或者出現在人數稀少、偏僻的地方時,務必要多加警惕。另外,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因此留學生在出國之前需要做足功課,在與不同國家同學打交道時也多給予對方一些尊重,以免產生不必要誤會,也更有利于自己融入當地。
低調莫炫富
西方媒體常常渲染中國留學生買豪宅、開跑車,給很多人造成“中國人都很有錢”的印象,使中國留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躺槍”的風險。
2014年7月,美國南加州大學一名中國籍研究生紀某某在校園附近被3名男子襲擊,返回公寓后身亡。洛杉磯市警察局警官施爾霍德出庭作證時說,他在為該命案嫌犯做筆錄時,嫌犯加西亞承認,命案發生前,他們在一起討論如何實施搶劫,自己曾建議去搶劫恰巧路過那里的中國留學生紀某某,因為中國人有錢。
有教育專家建議,在外留學期間,要合理安排自己的財物,外出時應盡量不要攜帶大量現金,降低被“盯梢”的風險。
使領館的小貼士
中國駐多倫多總領館曾向留學生提出如下建議:首先交友一定要慎重。以往案例顯示,交友不慎導致的問題較多;其次,一定要與家人保持密切聯系,尤其要把自己的最新住址、聯絡信息及時留給親屬;第三,不安全的地方少去,不合適的時間少出門。據加拿大警方統計,凌晨1時至5時,在酒吧、迪廳和收容所附近發生事故的可能性非常大。
另外,留學生普遍年紀不大,孤身在外求學,面臨學業和生活的各種壓力。中國駐墨爾本總領事館在一條《關于提醒中國留學人員假期注意安全的通知》中就建議道:“保持健康積極的心態,善于與他人溝通和交流,經常與家人聯系,以免親人牽掛。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