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5日舉行的第六屆青年教師課堂教學競賽決賽中,來自19個學院的19名青年教師,都是經過二級學院選拔、脫穎而出的青年業務骨干和教學能手。他們在近四個小時的時間里同臺競技、各盡才能,集中展示了先進的教學理念、高超的教學水平和深厚的專業素養。最終,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的張魯筠、特教幼教師范學院的李敏、馬克思主義學院的高海杰獲得一等獎。
美女教師口才超級棒
來自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的張魯筠倒數第二個登場。她高挑的身材,不俗的儀表,配上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和始終微笑的表情,只有十分鐘的授課時間,讓現場旁聽的大學生們倍感時間太短暫,想繼續聽她娓娓道來,但她卻恰到好處地戛然而止。她講授的課程為“泰森多邊形”,雖然是一個偏重理論的專業課,可是,張魯筠并沒有將課堂變得枯燥,她用通俗易懂的具體事例,激發著學生們的興趣,讓幾乎沒有這方面知識的人也明白了“泰森多邊形”的含義。從賽場上下來,她說:“在教學中,我最注重的就是盡快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她的教學風格被同學們稱為“小清新”,不張揚,不死板。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是中學語文課本里的一篇文章,在特教幼教師范學院李敏老師的大學語文課上,她用對比的手法,將林沖的形象和《三國演義》中張飛的形象分析得淋漓盡致。原文中作者筆下兩個人物用了幾乎相同的筆墨,通過李敏老師的解讀,林沖性格中的忠厚老實、善良、懦弱、隱忍,張飛性格中的生性耿直、粗魯、莽撞分析得淋漓盡致。講課臨近結束時,李敏老師朗誦了她自己創作的與該課內容密切相關的一首詞,贏得了在座師生的熱烈掌聲。
馬克思主義學院的高海杰老師講授的是《“非毛化”的表現》。她通過PPT給大家展示了“非毛化”的典型事件“老畢辱毛事件”,這一下提起了學生的興趣,使學生都參與到此事件的討論當中,大家各抒己見。高海杰老師向大家展示的一份調查數據中有近一半的大學生認為這個事件屬于言論自由。高海杰老師用舒緩沉穩的語氣和無可辯駁的理論依據,在十分鐘的時間里讓同學們清楚地認識到了“沒有毛主席就沒有新中國”的道理,同學們深深為高海杰老師的授課水平所折服。
文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陳曦老師比賽當天,紅色連衣裙配上淡淡的口紅,著裝打扮既時尚又文雅。她講授的是《新聞的真實性原則》,她用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加上自己豐富的語言和表情,讓課堂充滿了趣味。遺憾的是她沒能拿到一等獎,這也著實讓該院黨總支書記郭順敏著急。郭順敏聽了她的課后說,陳曦老師課堂教學的創新性、時代性和技術含量,代表了我們當前和今后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方向,絕對是一等獎的水平。拿到了二等獎第一名的名次雖然有遺憾但也值得慶賀。她說,陳曦老師是留學英國的傳播學雙碩士,與在清華大學任教的同學一直保持密切聯系,她們常常在一起交流學習。她相信陳曦老師在今后的教學生涯中會有大作為。
帥哥表現睿智沉穩
決賽中的19位教師,僅有4名男教師,2名獲得二等獎,2名獲得三等獎。雖說一等獎對男同胞們來說全軍覆沒,但他們表現出的睿智大氣穩重令同學們敬佩。
教師教育學院的殷融老師在比賽中最后一個出場,面對已經坐了近4個小時的同學,如何吸引住他們的注意力,殷融老師給出了很好的答案。一走上講臺他就利用PPT給大家講起了故事,很自然地引出了同學們對“路西法效應”的思考。十分鐘的課堂,他列舉了幾個具體生動的事例,將“路西法效應”講授得清晰明白。講課結束后,殷融老師還借機向大家推薦了自己的“干貨”——最近兩年發表過的論文。教師教育學院應用心理學專業1班的王琰琰說,殷融老師上課總是給同學們播放一些與課堂內容有關的電影,并通過讓大家分享交流觀后感來進一步理解本次課的授課內容,這種上課方式不僅提高了同學們的學習興趣,也大大加深了同學們對知識的理解,一舉兩得,成效頗豐。
信息與控制學院吳小進老師雖說身子骨瘦了些,但口才了得,課堂上沒有一句多余的話,他講授的《Altium Designer Summer 09的應用及展望》,引起了同學們的極大興趣。理工科教學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枯燥無味的,它不像文史類的課程那樣有很強的直觀性,理工科的很多內容都是抽象難懂的。而吳小進老師通過將授課內容和實際操作結合,一句一操作,一操作一總結,大大提高了授課效率。
生物學院的王瑞老師高大帥氣,博士畢業的他沉穩儒雅,他講授的是《基于結構的藥物設計》。課堂上他從大家最常見的病癥入手,通過他制作的精美課件、漂亮的板書和他慢慢道來的講述,課堂內容讓外行也能聽明白。
美術學院的于洋老師講授的是《中國高校藝術教育課程中的“新寵兒”——雙語教學課程》。他的一口流利的英語讓在座師生大為驚嘆,十分鐘的課堂他沒說一個漢字。有同學私底下議論,“美術生能聽明白嗎”。雖說最終于洋老師只得了三等獎,但是于洋老師深厚的外語功底讓大家折服。
小小講臺是老師們的“舞臺”
大賽,各位教師大顯其能,或生動活潑,或幽默風趣,或循循善誘,以飽滿的熱情展現了青年教師的風采。
校長馮濱魯觀看比賽后說,參賽的老師在競賽中展現出了高超的教學水平。評委們也一直認為參賽老師們的整體水平較高,從講課的內容和態度可以看得出來老師們對自己所教授的課程有著深刻的理解。無論是講解的方式還是課件的制作,都能體現老師們是在認真備課,用心上課。同時他們還認為,青年教師在教學中表現出了敢于創新的一面。旁聽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專業,他們被19位老師的精彩課堂深深吸引,雖然比賽時間長達四個小時,但是幾乎沒有同學提前離場,絕大多數同學聽得津津有味。
據了解,我校青年教師課堂教學競賽兩年一屆。每年的教學競賽分學院初賽和學校決賽兩個階段。各單位接到競賽通知后,都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在經過各二級學院初賽選拔后,今年共有19位青年教師參加了學校的決賽,他們都代表了各二級學院年輕教師的最高水平。決賽中,每位選手限時10分鐘,自選一節所授專業內容進行講解,評委現場打分,現場公布名次。
小小三尺講臺也是老師們的“舞臺”,年輕教師代表了高校教學的“新勢力”,也體現著高校育人方式的新趨勢。只要給年輕教師一個舞臺,相信年輕教師一定會秀出他們的精彩。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