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北京市教委規定,2016年各區招收特長生的比例要降到各區初中招生總人數的5%以內,這意味著今年的“小升初”特長生面臨“斷崖式”減招。
目前,東城、海淀、朝陽已公布了其特長生的招生簡章。記者梳理發現,東城區特長生招生“縮水”一半以上,全區都不再招收書法特長生;海淀區共招1197名特長生,其中文藝特長生最多,體育特長生總數減少,但占比增多;朝陽區今年招收傳統文化和非遺特長生共22名,主要集中在書法和武術兩個項目上。
東城:特長生“縮水”一半今年不招書法特長生
今年,東城區18所學校招收藝術類特長生208人,體育類特長生115人,科技類特長生57人,總數380人,比去年的840人減少了一半多。
從學校來看,去年招生“大戶”二中分校共招收特長生115人,今年招生僅為48人。今年東城區招收特長生最少的仍是一中,僅招收兩名田徑特長生。
在招生名額整體縮減之下,藝術特長生仍是招生“重頭戲”,將近全部招生的一半。其中,二中分校招收藝術特長生最多,共32人,包括舞蹈和管樂。不過,二中分校招生簡章的說明中備注,今年不招收長笛特長生。
在傳統文化方面,去年五中分校、22中、171中學等都招收過書法特長生,但今年不再招收。今年傳統文化方面特長生主要集中在民樂和武術方面。粗略估計,東城區在傳統文化方面招生人數不超過40人。
今年,東城區“小升初”特長生報名仍不設門檻,所有學生均可在5月14日以及15日兩天通過網上報名。5月21日至22日,將對報名的小學畢業年級文體科技特長生進行特長測試。
海淀:藝術類最多體育特長生比重增加
今年,海淀區招收藝術、科技以及體育共三類特長生總數為1197人,其中藝術類招收計劃數最多,達到529人,科技類特長生326人,體育類特長生342人。總數比2015年減少622人,減少約35%。
雖然藝術類最多,但變化最“微妙”的是體育特長生。今年體育招生人數低于去年,但比重增加到28%。與去年相比,減少最多的是中關村中學,去年招55人,今年招18人。此外,八一學校去年招60人,今年招26人。
對比來看,普校招生比例沒有變化,甚至小幅度提升,大量下降的基本都在區級和市級重點校。比如,海淀實驗在家長口碑中一直屬于普校中的優質校,所以今年其特長招生比例大幅提升,由15人增加至44人。
朝陽:傳統文化招生共22人集中武術書法
朝陽區今年共招收藝術、體育、科技以及傳統文化和非遺共四大類特長生,總人數793人,其中管樂的招收人數最多,達到了195人,科技類招收155人。去年,該區招收特長生總數為1168人。
從學校來看,今年招收特長生最多的為日壇中學,該校共招收107名特長生,其次為首師大附中,招收86名特長生,八十中招收80名特長生。
從門類看,管樂招收特長生最多,為195名。值得注意的是,朝陽區將傳統文化和非遺的招生單列出來,共22人。其中首都師范大學附屬學校花西校區招武術特長生8名,八十中和陳經綸中學嘉銘分校分別招收4名和10名書法特長生。去年,工大附中還有5名剪紙特長生,今年沒有這個項目的招生計劃。
提示特長培養仍需以興趣為前提
通過梳理不難發現,今年各區遵循市教委統一安排,大大縮減了“小升初”特長生的招生計劃,東城甚至“對半砍”,海淀和朝陽也均減少30%以上。記者發現,在減招“大軍”中,不少是示范校,例如朝陽區的八十中、日壇中學,海淀區的八一學校等。
從去年開始,市教委明確特長生招生項目和數量要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方向傾斜。但從已出臺招生計劃的區來看,傳統文化方面特長生占比不高。據分析,政策的實行需要有長時間傳導。很多學生選擇傳統文化學習都是出于興趣愛好,并不為應試,由于本身學習的人較少,如果招生計劃放開或會出現“招不滿”的情況。
因此,政策的釋放效應需要慢慢發酵,傳達給家長的政策信息也是,不能看政策偏向何方就一股腦地學習什么,特長培養仍需以興趣為前提。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