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學校是什么樣子?未來的教師應具備什么樣的素質?未來的課又該怎么上?12月2日,由蒲公英教育智庫主辦的“未來的學校”首屆中國教育創新年會在我市開幕。來自新加坡、臺灣地區,以及北京、上海、寧波、重慶等地的近50位知名教育專家、校長就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如何當好老師、教好學生進行了交流。
“教師應該是一個喚起者、守望者和互動者。”濰坊廣文中學校長趙桂霞稱,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老師首先應該轉變觀念,從每堂課做起,逐漸減少知識的灌輸,一點點向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轉變,要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讓學生們放開手腳,在人生道路上盡情奔跑。
“未來的學生個性化需求更為凸顯,學習方式更加自由,更加依賴技術去體驗,因而學校也需要全新的學習評價模式。”陜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張寶輝說,未來的學校和未來的教育,應該從關注教到關注學。傳統教學中教師把主要精力放在“教”上,新時代下,學生想要了解什么知識、掌握哪些技能、學生有哪些個體差異、學生的情緒和情感等等教師都應予以了解和考慮。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