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發改委官方網站消息,截至2月份,全國各類眾創空間數量已經超過2300家,在孵企業超過10萬家,培育上市和掛牌企業600多家,吸納就業人數超過160萬人。
一年之計在于春。今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堅持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堅定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出臺實施了一系列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等政策。一季度,經濟開局平穩、苗頭見好、春意吐露。為全面透視當前經濟形勢,我們將鮮活的經濟運行情況簡略地概括為“穩、多、進、活、效、好”六個字,為審視當前中國經濟運行提供一個新視角。
一是“穩”,經濟運行趨穩。突出表現為經濟增速保持在合理區間。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7%,處于6.5%—7%區間范圍內,在年初以來國內外發展環境錯綜復雜、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交織疊加的背景下,我國一季度經濟增速仍處于中高速水平,位居全球主要經濟體前列。“穩”同時體現在農業基礎穩、就業收入穩、消費價格穩、社會發展穩“四穩”的良好態勢。農業生產態勢良好,春耕春播進展順利,農資供應充足,價格穩定。城鎮登記失業率處于4.04%的較低水平,一季度城鎮新增就業318萬人,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6.5%,保持基本穩定。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一季度漲幅為2.1%。教科文衛等社會事業發展加快,公共產品與服務供給持續改善,社會保持和諧穩定。
二是“多”,積極變化增多。一季度特別是3月份,不少重要經濟指標走勢向好,突出體現為三個“增速回升”和三個“由負轉正”。三個“增速回升”包括,投資增速回升,一季度投資增長10.7%,比去年全年和前2個月分別加快0.7和0.5個百分點,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增長39.5%;工業增速回升,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8%,其中3月份增長6.8%,工業回升還帶動了近期發用電、柴油消費、鐵路貨運裝車等實物量指標好轉;財政收入增速回升,全國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5%,比去年全年和前2個月分別加快0.7和0.2個百分點。三個“由負轉正”包括,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由負轉正,在商品房銷售面積、銷售額分別增長33.1%、54.1%帶動下,房地產開發投資由去年三、四季度的下降轉為增長6.2%;外貿月度出口增速由負轉正,以美元計價的出口增速由前2個月同比下降17.8%轉為3月份增長11.5%;企業效益由負轉正,得益于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降幅收窄、工業企業產品銷售增長加快等因素,前2個月規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4.8%,為去年6月以來首次月度轉正。
三是“進”,結構調整有進。從需求結構看,居民消費升級勢能持續釋放,住行、信息、旅游、文化等消費表現搶眼,SUV、MPV銷量快速增長,住房交易活躍,信息消費快速增長,旅游市場紅紅火火,電影票房收入大幅增長,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3%。從供給結構看,產業結構升級步伐穩健,服務業發展繼續領跑,一季度增加值增長7.6%,占經濟總量比重達到56.9%,同比提高2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和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0%、9.2%和7.5%,比規上工業快4.2、3.4和1.7個百分點。從區域結構看,地區協調發展穩步推進。中部、西部地區規上工業增加值分別增長7%和7.3%,快于東部地區0.7和1個百分點,投資分別增長13.3%和13.2%,快于東部2.3和2.2個百分點。從發展質量看,綠色發展進展積極。一季度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同比下降5.3%,水電、風電、核電、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消費量占比提高1.7個百分點;主要污染物排放繼續減少,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下降7.6%。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