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是邁入科學殿堂的根基。在數學上有天賦的學生,往往會在其他學科的學習上也感到游刃有余。作為全國最知名的少年兒童數學比賽,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邀請賽曾經是不少孩子美好的回憶。眾多天才少年脫穎而出,從“華杯賽”的舞臺上開始了自己熱愛學習之路。近日,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邀請賽組織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肖承運老先生來到山城,和大家一起分享華羅庚教授和“華杯賽”的故事。
三十年前的一句話 中國的孩子們愛上了數學
上世紀80年代初,北京實驗二小舉辦了一場名為“做80年代小主人”的主題隊會,邀請了華羅庚教授出席。而時任中國少年報記者的肖承運先生則見證了那一次意味深遠的老少對話。當華羅庚教授向孩子們提出“未來建設四化,為祖國做貢獻,靠誰?”的問題后,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回答“靠華羅庚爺爺”。“不,我都七十一歲了,快走不動路了,應該靠你們!”華老一邊說,一邊生氣地杵著拐杖。肖先生記得,孩子們都愣了。那是他第一次見華羅庚教授生氣。出生于舊社會的華羅庚,只有初中文憑,但靠著勤奮刻苦,自學國語和數學,并最終走進了清華和劍橋的殿堂,心中自然對孩子們的未來有無限的期許。隨后,華羅庚向孩子們提出了“珍惜今天美好的時光,未來靠你們”的寄托。臨別時一句“數學是一切科學的基礎”,讓華羅庚和孩子們結下了不解之緣。
回到報社的肖先生就此完成了這次少先隊隊會的報道,并且通過中國少年報把華老的期許傳達給了全國一億三千萬的少年兒童,自此,在中國的少年兒童中掀起了一股學習數學的熱潮。而這,也成為了“華杯賽”啟幕的一個伏筆。
一封難以忘卻的“雞毛信” “華杯賽”應運而生
報道刊發后,來自全國中小學生的信紛沓而至。1985年,北京市幸福村中心小學的同學們把自己編寫的數學競賽題寄給華老,并請華爺爺擔任學校數學競賽的總顧問,信封上還插了一根雞毛。沒想到幾天后,華老就回信了:“自幼立下凌云志,長大永懷奮發心,遠行始于腳下,登塔必自基層,基礎打得牢,萬丈高樓建得成”。他答應孩子們,從日本講學回來后,給同學們輔導數學,專門講講數學的用途。可是,一個月后,華羅庚在日本不幸去世,消息傳來,孩子們驚呆了,他們站在華教授的像前,手捧著華爺爺的回信,痛哭失聲。
早在1956年,華羅庚便仿照蘇聯的模式,提出全國舉辦中學生數學競賽活動。這一倡議得到了數學界的積極響應,許多著名的數學家和青年數學家一道熱情地參與這項活動。而一直到去世前,華老都在為全國的青少年數學比賽進行著不懈的努力。而從那一天起,幸福村中心小學的同學們就開始在校園開展數學競賽活動,紀念敬愛的華爺爺。這也成了如今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邀請賽的起源。
從這樣的意義上來講,發展至今的“華杯賽”,起源于校園,回歸于校園。
1986年,華羅庚教授的親屬及弟子們為傳承他的精神,紀念華羅庚教授,用華老生前最后一筆3000元稿費鑄造金杯。中國少年報社、中國優選法統籌法與經濟數學研究會、中央電視臺等五單位發起舉辦了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邀請賽。二十八年來,“華杯賽”已成功舉辦了十九屆賽事和五屆“華杯賽”精英賽活動,像滾雪球一樣,它的影響面一屆比一屆寬,吸引力一屆比一屆大,全國有包括香港、澳門、臺灣在內的100多個城市和地區,4000多萬少年兒童參加了比賽。“華杯賽”已成為了教育、鼓舞一代又一代廣大青少年勇攀科學高峰和奮發向上的動力,深受廣大學生、教師、家長的喜愛。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蒙古國、美國等國家也先后派隊參加。
據了解,目前中國參與“華杯賽”最多的城市是北京,有13支隊伍來自于祖國的心臟,而作為直轄市的重慶,原先有2支隊伍參賽,但從第二十屆開始,將會有更多隊伍參與進來。
創造和想象 學習的目的不僅僅為了考試
肖承運秘書長提到,其實“華杯賽”的魅力不僅僅是它的歷史和權威性。在命題過程中,以華老弟子為主的專家教授始終貫徹了“普及性、趣味性、新穎性”相結合的命題原則,使競賽的難度不超過教學大綱,競賽的題目與課堂教學不相重復,既讓孩子們跳一跳夠得著,又能啟迪和發揮孩子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他們用生動活潑的形式向孩子們展示數學在未來科學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為“華杯賽”構筑了一座資源豐富的命題庫,這也是“華杯賽”能夠真正啟發廣大少年兒童不停參與進來的重要原因。比如去年榮獲“北京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的閻霄漢,去年13歲時即被保送到北大數學科學學院,他就曾經獲得第十四屆“華杯賽”總決賽一等獎;還有邵亦波,易趣網的創始人,曾經在11歲時獲得過第一屆“華杯賽”決賽(相當于現在的總決賽)第三名……這些優秀的學生都不是僅僅會做題的高分學生,而是以華老為榜樣,先做人后做題,認真學習華羅庚教授的愛國主義精神,學習華羅庚獻身科學的精神,學習華羅庚刻苦學習、勇攀高峰的優秀品質,開發智力,激發少年兒童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孩子們在有主動性的前提下學習,注重培養、考察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這就大大豐富了素質教育的內涵,也有利于在普及數學教育的基礎上,培養和發現數學人才。“華杯賽”的意義也就在這里。
最后,肖承運秘書長特別提到,重慶人民對“華杯賽”的支持由來已久,借此次大帝學校20周年紀念活動之際,也邀請廣大重慶的少年兒童加入數學學習的大家庭中,以華羅庚教授為榜樣,繼承華羅庚精神,為我國科學事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